金融赋能“海丝”核心区建设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具有海外华侨华人众多、闽台交流合作密切、民营经济发达、海洋经济基础雄厚等明显优势,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将福建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下称“‘海丝’核心区”)。围绕这一定位,近年来福建省着力打造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域、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在建设“海丝”核心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福建将围绕高质量建设“海丝”核心区的战略方向,持续优化外汇管理服务,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助力“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高质量建设“海丝”核心区的战略方向
近年来,福建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和互联互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根据2021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2020年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同比增长7.2%,其中东盟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丝路海运”航线达70条;此外,中欧(厦门)班列发运271列。《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坚持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为牵引,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下一步,福建省将以聚焦国际合作重点、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加强经贸产业合作作为战略方向,深入推进“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建设。
一是聚焦国际合作重点。聚焦西线合作走廊,兼顾南线、北线合作走廊,积极把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CAI)新机遇。西线合作走廊从福建沿海南下,经南海和马六甲海峡向西至印度洋,并延伸至东北非和西南欧;南线合作走廊从福建沿海南下,经南海向南,并延伸至南太平洋和中、南美洲;北线合作走廊从福建沿海北上,重点巩固与韩国、日本等传统合作伙伴的交流合作,并延伸至北美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二是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其一,大力推进“丝路海运”建设,打造以福州、厦门、泉州等港口城市为支点,覆盖日韩、东南亚等周边地区,通达非洲、欧洲、美洲的便捷海上通道网络。其二,推进“丝路飞翔”建设,完善航空枢纽快速换乘体系,提高机场承载能力和中转服务功能,强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海空联系。其三,深化与中西部物流节点城市合作,开辟覆盖全省、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大宗物资铁路运输和海铁联运通道。其四,深化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便捷的“数字丝路”信息传输、交换互认体系。
三是加强经贸产业合作。其一,积极推进“丝路贸易”和“丝路电商”,提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等经贸合作平台的功能作用,扩大国家级平台品牌影响力,办好“百展万企”“福建品牌海丝行”“中国福建周”等活动,扩大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双向贸易。其二,提升“丝路投资”影响力,办好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加强传统产业、基础设施、新能源、现代农业、工程承包等优势领域的国际产能合作,鼓励闽商闽企通过绿地投资、境外并购、联合投资、品牌创建等方式“走出去”,引导企业抱团发展,鼓励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其三,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推进境外投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增强企业竞争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金融支持“海丝”核心区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优化外汇管理服务,助力“海丝”核心区高质量建设
加强自贸区政策改革创新。福建自贸区位于“海丝”核心区、连接海峡东西岸通道,由福州、厦门、平潭三个片区组成,从设立之初就定位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两岸融合、促进“海丝”合作。2018年7月,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和平潭片区等特殊经济区域施行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改革试点(下称“试点政策”);2019年,试点政策推广至福建省分局全辖台资企业,并获评“福建自贸试验区(2015—2019年)最佳创新举措”。2020年1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福建试点政策再升级,福建省外汇政策供给进一步丰富。下一步,外汇局福建省分局将围绕新升级的试点政策,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其一,推动福建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试点进一步升级落地,协同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同时落实、落细、落深自贸区已有的便利化试点举措,为自贸区发展赋能增效,引导和支持台资企业参与强链补链,携手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其二,加强与“海丝”沿线重要节点上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验互鉴与协同合作,深化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来往自由、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为重点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加快建立同国际高水平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
支持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深耕“一带一路”市场。近年来,福建涌现出紫金矿业、福耀玻璃等一批投资布局“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加快“走出去”布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逐步形成总部设在国内的跨国公司集团,为福建建设“海丝”核心区做出重大贡献。为支持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深耕“一带一路”市场,未来外汇局福建省分局将着力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主动了解企业困难和诉求,坚持“一企一策”、靠前服务,便利企业跨境业务办理。针对中国本土跨国公司总部依托国内银行统筹管理集团境内外资金的合理诉求,以规范和提升境内银行对NRA账户主体的金融服务为切入点,优化升级跨国公司资金运营政策框架,提高中国本土跨国公司境内外资金运营效率,降低跨境交易成本,更好地支持中国企业维护和拓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二是扎实做好重点企业跨境收支、汇率避险的面对面辅导工作。针对许多“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存在汇兑管制、当地小币种货币汇率波动大、缺乏衍生品避险工具,而国内金融机构在该区域的海外分支机构仍较为缺乏的现状,及时向企业通报“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外汇管制及反洗钱政策的变化,指导企业逐步提高贸易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使用占比,并联合银行深入企业开展汇率风险中性宣传与产品推介,引导企业树立避险理念、强化避险能力建设。
优化个人外汇管理,进一步发挥福建侨资侨智侨力优势。福建籍华侨华人有1580多万,其中东南亚华侨华人约占80%,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40%的中国香港同胞、60%的中国澳门同胞、80%的中国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也在福建。为充分发挥福建籍华侨华人的经济金融实力和政商人脉关系在支持“海丝”核心区建设中的作用,外汇局福建省分局将继续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其一,优化涉侨个人外汇政策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