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助推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2021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演进,全球经济在波动中复苏,大宗商品市场全面回暖,甚至呈现过热迹象。综合来看,供需两端分化,以及实际需求与金融投资相叠加等因素,共同推动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
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
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涨。尽管其自10月中旬以来略有回落,但截至2021年12月4日,彭博大宗商品指数(BCOM)同比上涨近30%(见附图)。2021年以来,反映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总体价格变化的RJ/CRB指数持续波动上行,突破240水平,创2015年2月以来的新高。从具体品种看,能源、有色金属、农业等部分品种价格创下历史高位。
能源价格方面,2021年以来,全球能源需求从疫情中持续回暖,但供应受短期和长期等多重因素影响,修复进程缓慢。供需严重错配,特别是上半年的需求端压力以及下半年的供给端压力,推动了全球能源商品价格不断上行。截至2021年12月6日,标普高盛能源全收益指数达399,较年初上涨49%。从产品类别看,NYMEX原油、ICE原油年内升幅分别为45%和42%,为历史阶段性高位;NYMEX天然气年内上涨46%;中国动力煤上涨幅度相对有限,但ICE鹿特丹煤炭价格年内上行近77%。
金属价格方面,2021年,黄金等贵金属价格在通胀、货币政策、避险情绪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波动调整。截至12月6日,COMEX黄金价格较年初下降6.5%。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与供需结构的调整,黑色金属价格经历大幅上涨后有所回落,但年内整体涨幅明显。截至12月6日,LME锡、LME铝、LME镍、LME铅、LME锌的价格较年初分别上涨91%、31%、20%、11%和15%。
农产品价格方面,2021年,受生产受损、低库存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农产品供给持续处于偏紧状态,致使价格上扬。截至12月6日,彭博农作物指数(BCOMAV Index)达91.9,较年初增长23.3%;ICE咖啡、ICE棉花、CBOT小麦、CBOT玉米价格较年初分别上涨了96%、37%、25%和20%。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报告,目前农产品价格上升,已经推动全球食品通货膨胀率升至十年来的最高位。
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
综合来看,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供需两端形势分化带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从需求端看,全球经济与生产复苏带动大宗商品需求加速扩张。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球经济陷入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步入2021年,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全球经济在低基数效应下显著反弹,预计增速将达5.3%。许多国家开始解除封锁措施,逐步复工复产。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指数回升至50荣枯线以上,主要国家失业率大幅下降。2021年8月,全球工业生产和贸易实际水平分别较疫情前提高3.3%和4.5%。经济与制造业反弹,促使工业金属、能源等商品需求大幅增加。同时,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服务业回暖,主要发达经济体跨境流通修复,进一步带动大宗商品需求上涨。
从供给端看,大宗商品供给受到多重因素制约。一是疫情反复影响大宗商品供给。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库存普遍处于历史低位,而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反复,变异病毒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