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胀苏醒
来源:《中国外汇》2022年第5期
毋庸置疑,通货膨胀是2021年至今全球央行关注的关键词。
数据是最好的诠释:在全球需求快速复苏、供给相对抑制、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宽松等因素作用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截至2021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初级产品价格指数从2020年4月的低点83.9已经上涨至186.8,涨幅为122.6%,同期能源分项涨幅更是达到惊人的357%。与此同时,农产品价格和海运运价也“涨”声响亮,给全球通胀“火上浇油”。
颇具讽刺的是,在2021年之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关注更多的反而是通缩的压力。其中,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还先后在2020和2021年调整了通胀目标,以期激活沉睡不醒的低通胀状态。
蝴蝶翅膀扬起的地方,人类从来无法预测。全球通胀就这样被唤醒了。
此轮通胀的特点
从形成原因看,此轮通胀具有非典型性。著名的货币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指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个货币现象”。但过去十余年来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超发并没有引起通胀的事实告诉我们,货币只是通胀形成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分析通胀,还需结合更多视角。此轮通胀形成过程中,需求、供给、成本、货币、心理、预期等多重因素同时作用、共同影响,难以对应传统的单一通胀类型。
从持续时间看,此次通胀的强度和广度已超出央行预期。除日本以外的美国、欧元区、英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已较长时间维持在高位。截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