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背景下的新兴市场跨境资金流动

来源:《中国外汇》2022年第7期

北京时间2022年3月17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bp,此举符合市场预期。此次美联储加息开始于美国经济复苏、就业市场强劲之际,加息将导致资本回流美国。自2021年下半年美联储紧缩预期升温以来,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资金流入逐渐下滑,资本流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中东欧地区;与此同时,高通胀使得大宗商品出口国仍保有资金流入,2022年以来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则进一步加速了这一态势。预计未来在美联储加息、地缘政治风险持续的背景下,资金仍将加速回流美国,基本面脆弱和受到相关风险影响的新兴经济体仍面临资金流出的风险。

美联储对通胀和就业的判断促使其对加息表态“鹰派”

在3月17日宣布加息后,美联储最新的点阵图显示,2022年美联储加息次数大幅增加至7次,且有7位委员认为应该加息7次以上,远超市场预期;2023年年底利率中值抬升至2.8%,高于长期中性利率水平。这背后主要基于美联储对于美国通胀及就业市场形势的判断。

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声明中提高了通胀预测值,预计未来三年美国通胀预期均在2%以上。美联储在声明中认为,通胀是广泛的(broader price pressures)且会持续较长时间,并在经济预测中大幅上调对通胀的预测。具体来看,美联储将2022年底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的通胀预期值上调至4.3%(前值为2.6%),2023年和2024年的预期值分别上调至2.7%(前值为2.3%)和2.3%(前值为2.1%)。2022—2024年美国核心PCE通胀分别上调至4.1%(前值为2.7%)、2.6%(前值为2.3%)和2.3%(前值为2.1%)。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三年,美联储均将容忍通胀在2%的水平以上。

美联储认为当前美国就业市场强劲,加息不会影响充分就业。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声明中将此前就业增长稳健(solid)的措辞改为了强劲(strong),突出了对劳动力市场的信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多次强调劳动力需求非常强劲,供不应求极其严重(extremely tight)。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点阵图预测加息次数大幅增加,但由于美联储对通胀预测的上调幅度更多,因此美联储对实际利率的预测反而是下降的(比去年12月的预测降低0.7%),且认为货币政策紧缩不会影响充分就业。美联储对2022—2023年失业率的预测保持不变,将2022年底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下调至2.8%(前值为4.0%),该增速仍将高于长期2%的潜在增速。

美联储还表示,“缩表”最快将于5月宣布。结合美联储的整体表态,笔者认为,美联储缩表节奏将快于上一轮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此外,美联储在声明中称考虑了俄乌冲突的影响,从预期加息次数和鲍威尔表态看,俄乌冲突暂未改变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的大方向。

美联储紧缩预期升温以来的新兴经济体资金流入形势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的预期不断升温。市场分析普遍认为,这将对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汇率、跨境资金流动形势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总体来看,受美联储紧缩预期不断升温的影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亚洲和中东欧地区的许多新兴经济体资金流入出现下滑态势。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数据,美联储减少资产购买预期上升之后,新兴经济体股权和债权资产的资金流入开始停止上升趋势,并逐渐下跌。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21年12月—2022年1月,土耳其、印度以及波兰、斯诺文尼亚等中东欧新兴经济体均出现了明显的资金流出。其中,2021年12月—2022年2月,印度累计跨境资金流出达51.26亿美元,其中股权(Equity)流出37.55亿美元,债权(Debt)流出13.71亿美元。导致部分新兴经济体资金流出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奥密克戎变异病毒蔓延,新兴经济体因疫情无法迅速复苏的可能性上升。二是美联储紧缩预期上升,美国利率上升导致资本开始回流美国。尽管部分新兴经济体已经提前于美联储加息,但依然未能阻止资金流出。根据IIF的数据,其观测的20个主要新兴经济体已有18个经济体提前于美联储加息,但依然难以阻止资金外流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