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风从海上来:助力临港新片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来源:《中国外汇》2022年第7期

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作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彰显我国坚持全方位开放鲜明态度、主动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自临港新片区设立以来,在总局指导和支持下,外汇局上海市分局(下称“上海市分局”)持续推动临港新片区外汇管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助力临港新片区涉外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刻把握临港新片区战略定位

临港新片区是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排头兵”,是上海加快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的“发动机”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是全国高水平改革开放的“试验田”。2019年8月,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对临港新片区提出了打造“五自由一便利”的制度型开放总要求,即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对临港新片区提出了“五个重要”的指示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片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和具体举措。这“五个重要”分别是: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

以“五个重要”为统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要初步实现“五个重要”目标,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上海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枢纽节点;基本建成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开放新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增长极、体现人民城市建设理念的城市样板间、全球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地。

围绕上述定位和目标,临港新片区要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港和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体系、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风险防范和化解体系,立足上海、融合周边、服务全国、参与国际,优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致力打造我国深度参与国际高水平经济合作的战略性功能平台。

“顶层设计+地方探索”助力临港新片区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顶层设计引领临港新片区外汇管理改革先行先试

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策部署,支持临港新片区实行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开放创新,近年来,相关部门陆续发布多项政策,助力临港新片区跨境金融高质量发展。2020年2月14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银发〔2020〕46号),明确指出“积极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产业,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在更高水平上加快上海金融业对外开放,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优质金融营商环境,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外汇局调研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上海共享有19项外汇创新措施(含自贸试验区6项措施,以及给予上海全辖、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的13项创新措施),外汇管理改革步伐走在全国前列。202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外汇局印发《关于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等部分区域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的通知》(汇发〔2021〕35号),试点政策涵盖9项资本项目改革措施、4项经常项目便利化措施,以及2项加强风险防控和监管能力建设的相关要求。该试点政策是外汇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改革开放和风险防控一体试点、一体推进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临港新片区金融创新和高水平开放再上新台阶,同时也将为进一步提高开放监管能力、探索“更开放更安全”的外汇管理机制积累经验。

地方探索推动外汇管理开放政策落地见效

自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上海市分局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工作部署,结合地方经济金融特点,主动融入、服务和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与发展。基于先行先试原则,助力临港新片区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稳步推进各项外汇管理便利化政策落实落地,着力提升临港新片区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同时注重以临港新片区为载体,探索综合集成式、更开放更安全的外汇管理改革路径。

一是打通临港新片区外汇管理改革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制度建设层面,临港新片区成立伊始,上海市分局便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开放创新措施适用于临港新片区”为原则,将上海自贸区内试点的外汇政策自动适用到临港新片区。在政策落地层面,为深入了解外汇管理各项改革举措,特别是便利化措施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打通临港新片区外汇管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上海市分局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开展密切合作,组织召开多次银企座谈会,听取银企在日常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外汇管理工作的相关建议,并深入一线开展调研考察、外汇政策宣传与培训,“面对面”解决银企疑难问题,推动临港新片区各项外汇便利化政策落实落细。

二是助力临港新片区建设离岸贸易创新发展实践区。为充分发挥临港新片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制度优势,吸引国际离岸贸易向新片区集聚,统筹发展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参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竞争,上海市分局在总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基于《经常项目外汇业务指引(2020年版)》(汇发〔2020〕14号)和《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21〕329号),同时结合对多家银行、企业的调研成果,形成了《关于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发展的十项探索》,全力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新型离岸贸易创新发展实践区”。2021年,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创新发展实践区正式揭牌,离岸贸易服务中心、离岸贸易创新发展研究基地等重要平台启动运行,《临港新片区促进离岸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2021年全年,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所涉企业数量及交易规模均较2020年实现双倍增长,越来越多的高能级离岸贸易龙头企业加速向临港新片区集聚。截至目前,临港新片区已吸引上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并陆续开展离岸贸易业务。

三是支持临港新片区率先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施路径。自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以来,上海市分局积极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具体措施,先后印发了4版《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外汇管理实施细则》(1.0版到4.0版)。为进一步支持临港新片区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施路径,上海市分局在总局支持下,明确了自贸区外汇管理新政可自动适用于临港新片区,并以跨境投融资为抓手,先后在临港新片区实施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试点、高新技术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外债一次性登记管理改革试点、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外债额度共享试点、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池试点等一系列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实现临港新片区外汇管理改革的“特中之特”。目前,临港新片区资本项目下直接投资业务已基本实现可兑换,证券投资、其他投资业务可兑换程度显著提升,临港新片区实体企业的跨境投融资需求基本能够得以满足。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