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再发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
在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下称“北仑”)依托世界级大港的优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力打造以“一枢纽、三中心、一示范区”为功能定位的全国大城市一流强区。外汇局宁波市分局(下称“宁波市分局”)从深化供给侧改革出发,坚决落实总局部署,统筹改革开放和风险防控,实施北仑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下称“高水平开放试点”),以“更开放、更便利、更安全”的综合集成式、一揽子的开放措施,助力北仑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北仑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深厚
北仑依港而生、因港而兴,具有世界大港、外向经济、制造业集聚等区域优势,是浙江省开放时间最早、开放程度最高、国家级功能区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自2020年宁波获批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北仑进一步明确了“一枢纽、三中心、一示范区”的战略功能定位,锻造世界一流强港硬核力量,努力建设全国大城市一流强区。
立足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地位,北仑开放型经济基础深厚。北仑是宁波舟山港的主要港区所在。2021年,宁波舟山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13年居全球港口第1位,集装箱吞吐量跃升为全球港口第3位,首次跻身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十强。依托港城优势,北仑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立了贸易往来,外贸进出口总值排名浙江省第一;外向型市场主体活跃度高,现有外贸企业超过3500家,其中17家上榜中国外贸500强企业。对标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北仑正重点发展进口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转口贸易等贸易业态,推进以“优进优出”为核心的贸易转型升级,构建立体多元的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
立足区域经济特色,北仑全力打造国际油气资源配置中心、国际供应链创新中心、全球新材料科创中心。依托港口优势,宁波石化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已建成绿色石化聚集区。北仑更是对标国际油气资源配置中心,积极推进以生产、储运、贸易、服务为一体的油气全产业链发展,以世界最高标准,建设新型国际能源贸易中心,进一步做大做强绿色石化产业,对国家油气资源储备和配置形成重要战略支撑。同时,北仑积极打造供应链创新中心,推动形成新材料、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计划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5000亿元。
立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北仑推进全球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北仑制造业基础雄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5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近1100亿元,列浙江省第一位。区内有近2万家工业制造业企业,门类齐全、底蕴深厚,重点推进灵峰现代产业示范园、芯港小镇“万亩千亿”平台、临港经济示范区等三大产业平台建设,累计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计划到2025年,北仑建成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3个,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6%。
北仑开放型经济建设中的外汇管理改革实践
北仑作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排头兵”,在外汇管理改革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宁波地区获得的20余项外汇创新试点措施中,缘起北仑、由北仑企业“拔头筹”的试点业务就占约三分之一。近年来,宁波市分局更是从地区功能战略定位出发,持续深入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支持北仑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
服务国际贸易枢纽功能 畅通世界大港与全球贸易联接
实施具有宁波辨识度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试点。凝聚汇政银企四方合力,搭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平台,制定《银行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展业指导》,梳理七项可优化的审核方式,卸下银行不敢办的“包袱”,推动银行贸易真实性审核转型升级。支持地方政府搭建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升自贸区离岸贸易效率。2021年,北仑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收支总额达91.89亿美元,同比增长86.35%。
推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提质增效。以“银行越合规、审核越自主”“企业越诚信、手续越便利”为方向,契合北仑开放型经济发展特色,深入评估试点基础、试点需求,将试点适用范围从货物贸易推广至服务贸易,确定以制造业企业、海运服务企业为重点的试点对象范围,支持试点银行对信用优良的企业实施优化单证审核、货物贸易特殊退汇免于登记等便利化措施。2021年,北仑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1.5万笔、金额50.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8%、191%。
跨境电商外汇便利政策助推宁波建设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超千亿城市。北仑是全国较早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区域之一。为支持这一新型贸易业态的发展,2020年年初,宁波市分局出台了以“快、优、新”为特色的跨境电商外汇赋能措施,简化小微跨境电商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手续,推动跨境电商轧差结算等便利政策落地,全市银行向跨境电商企业进行资源倾斜,辖内某银行在全国率先推出全新的跨境电商收结汇服务。在多部门的合力支持下,2021年宁波市跨境电商进出口178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超千亿城市。
聚焦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多方位畅通企业国际化融资渠道
新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通道,为区内科创型企业引流。积极拓宽跨境资金流入通道,协同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拓宽外资参与境内股权投资的渠道和领域,促进地区产业升级。2021年,自贸区内新增2家QFLP试点基金;累计已有4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落户宁波自贸区,预计可引入境外资本6.1亿美元,投资项目包括芯片制造、医疗项目研发等。
推广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运营,支持制造企业以北仑为基地走向全球市场。在开放型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北仑实体企业积极“走出去”整合全球资源,至2020年末,在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96家境外投资企业。为进一步便利区内企业跨境资金调度,宁波市分局大力推广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运营。截至2022年2月末,北仑已成功搭建10组包含69家境内外企业的跨国公司资金池,归集外债额度124.8亿美元、境外放款额度18.9亿美元,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约1600万美元。
突出数字引领,推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精准对接涉外企业。自2020年起,宁波市分局持续推进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试点,为外贸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截至2022年2月末,北仑累计办理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融资业务3745笔,为120家企业发放贸易融资9.99亿美元。同时,积极推进平台的多场景应用,在全国率先实施出口信保保单融资业务场景应用,迄今为止为5家企业提供出口信保融资2014.89万美元。
着眼地区营商环境提升 持续优化外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