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创新产品机制 提升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来源:《中国外汇》2022年第11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是我国强化金融功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法宝。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有关措施的通知》(汇发〔2022〕15号,以下简称《通知》),为外汇市场扩容提质、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提供了政策指引和行为规范。

《通知》有效增强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外汇局紧紧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持续增加政策供给、丰富交易工具、满足市场主体需求,并取得有效成绩。2021年,我国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量36.9万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3倍。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日趋常态化的背景下,市场主体有效管理汇率风险的需求加大。为进一步提升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支持市场主体更好管理汇率风险,此次《通知》推出了多项措施,有效增强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一些企业缺少套期保值意识,存在较强的“裸敞口、赌方向”的投机性动机。从2020年和2021年的企业年报来看,不少企业出现了较大的汇兑损失。人民银行、外汇局坚持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反复告诫“企业不要赌人民币升值或贬值,须知久赌必输”。《通知》再次强调树立风险中性理念,要求金融机构要引导企业套期保值,降低主业营收的不确定性,避免企业“裸奔”或以“增值”而非“保值”为核心的风险管理行为。在2021年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中,外汇局新增“外汇套保比率”指标,通过考核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套保比例,引导企业采用合适的对冲外汇风险的产品和方案。

二是坚持实需原则展业。我国一直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总体定位,反对金融“脱实向虚”。《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充分了解客户及其业务,运用客户身份识别、客户适合度评估、交易背景调查、业务单据审核和客户声明等方法确认所办业务是否符合实需原则,综合考虑产品类型和套期保值需求特征,根据适配性为企业提供外汇风险管理服务,加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三是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在丰富我国外汇市场衍生工具,增强风险管理功能方面,《通知》允许外汇市场新增美式期权、亚式期权及其组合产品,进一步满足市场主体灵活、多样化的外汇套保需求。自2011年普通欧式期权推出以来,金融机构和企业对期权产品的认识日趋成熟,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衍生的原则,外汇市场新增期权品种,为企业套期保值提供更多选择,也为银行创新汇率对冲方案提供了更多可能。

四是提升便利性和服务能力。《通知》从多方面简政放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