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转变思维方式 持续改进外汇管理监测分析工作
高水平的监测分析是统筹外汇管理改革和风险防范的重要抓手,是外汇管理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原有外汇管理监测分析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亟需加以改进和完善。近年来,外汇局云南省分局(下称“云南省分局”)围绕“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定位,积极转变思维方式,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系统的眼光分析研判形势,持续提升金融外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新形势对外汇管理监测分析提出更高要求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长期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短期来看,世界经济复苏仍存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外部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将成为常态,特别是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等因素对我国外贸、外资和制造业等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过去单一、被动的分析方式已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外汇管理监测分析工作需要再上新台阶。
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城市化进程加快,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新发展格局构建进一步推进;同时也需要看到,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这要求分析工作及时、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用长远的、系统的视角看待问题。
从云南本省发展情况看,在新发展格局下,云南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一是“沿边+跨境”特色更加明显;二是承担了“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更高定位;三是中老铁路开通、中缅印度洋新通道首运成功等一系列项目的落地,推动区域国际化、周边化战略取得实质性成效。与此同时,云南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的问题仍客观存在,新定位、新机遇与传统发展短板相交织,要求分析工作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
外汇管理构建“大监测、大分析”体系实践成效初显
过去,云南省分局在监测分析的方式方法上存在不足,包括:监测分析工作分散在分局各业务部门和各州市中心支局,未形成强有力的、统筹全省各级机构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分析体系;监测分析对形势变化的敏感性不强,缺乏超前研究、超前规划、创新工作的意识,被动开展工作,同时贴近市场、靠前服务意识不强,对实情掌握不深,对市场主体需求调研不足;缺乏国际视野、全局意识、创新思维,没有“跳出外汇看形势”的理念,监测分析的及时性、针对性、特色性和前瞻性不足;面对大量的数据容易“就数据论数据”,陷入就数字变化看特点、就数字变化看趋势、就数字变化解释变化的误区,缺乏本质性剖析和经验性判断。在认识到传统分析方式方法与当前形势不能相适应的矛盾后,近年来云南省分局积极转变分析理念,积极探索改善分析方式方法,初步形成了与高水平双向开放相适应的“大监测、大分析”体系,支持地方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和防范化解外汇领域重大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
全局“一盘棋”分析合力不断增强。一是搭平台,强队伍。为集中力量加强监测分析工作,云南省分局新设分局监测分析科,将其作为改进分析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抓手”。二是建机制,促融合。云南省分局牵头制定实施《云南省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预警工作机制(试行)》(下称“预警工作机制”),并将人民银行相关处室纳入预警工作机制,进一步促进人民银行与分局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协作。三是抓支局,重联动。建立常态化分支局联动机制,明确考核激励,细化工作要求,以各州市特点为着力点,充分调动州市支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国际、国内“兼顾”,分析视野日益开阔。一是紧盯全球经济动态及重大政策变化,打好“国际牌”。近年来,云南省分局将关注国际问题,特别是云南周边国家地缘政治、政策、经济变化对全省外汇收支的影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中美贸易摩擦、周边国家疫情蔓延叠加政局动荡等问题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分析材料。二是围绕总局关注重点、热点,打好“编译牌”。整合全辖编译力量,紧跟全球政治经济时事热点及国际机构重要研究动态,将提高编译质量作为提升监测分析能力的重要突破口。
宏微观“立体式”分析框架持续完善。以“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为导向,从总量、结构、主体等多个维度监测跨境资金流动变化形势,对整体形势和重点渠道的分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总量上,重点关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本外币涉外收支规模、差额的变化及原因、趋势;结构上,重点关注云南重要交易国别和地区(东盟国家、中国香港等)、重点特点行业(有色金属、烟草、咖啡等)涉外收支变化对总体形势的影响;主体上,重点关注重要涉外企业、边贸企业涉外收支行为变化及其政策诉求。
沿边跨境“抓特色”分析思路更加明确。随着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云南省分局在狠抓沿边特色调研上不断积累经验,以做好“三本账”为抓手,持续推动特色分析工作。一是加强周边缅、老、越三国地缘政治、宏观经济与政策运行监测,形成国别监测“台账”。二是加强口岸经济监测分析,形成口岸涉外经济监测“台账”。常态化撰写云南省涉外经济概述,全方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