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试点赋能北京总部经济发展和“两区”建设

来源:《中国外汇》2022年第17期

2022年7月,人民银行、外汇局批复同意在北京开展第二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下称“试点”),这是继2021年首批试点落地北京后,有关进一步支持北京总部经济发展和“两区”建设、便利跨国企业集团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的重要举措。在总局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外汇管理部持续推动跨国公司外汇管理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以领先的外汇政策赋能北京总部经济发展和“两区”建设。

总部经济和“两区”建设为试点奠定基础

北京总部经济特征鲜明。总部经济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北京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发展总部经济,北京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的聚集。截至目前,北京地区跨国公司总部数量达201个,世界500强企业57家,数量居全国首位。总部企业已成为构建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主要力量。

“两区”建设打造首都高水平开放新名片。2020年9月,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更好发挥北京在中国服务业开放中的引领作用,我们将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随后,“两区”建设全面启动,为北京持续推动改革创新、促进服务贸易不断升级赋予了新使命,同时也对培育发展与首都地位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业提出了新要求。围绕“两区”建设工作目标,北京外汇管理部在总局指导下,推动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率先落地,不断提升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

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成效初显

2021年3月,首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推出,试点在《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汇发〔2019〕7号)监管思路和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吸收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政策优势,对相关本外币资金池政策进行整合升级,在适度提高试点企业准入门槛的同时,释放更大的政策红利。凭借区位优势和改革经验,北京获得首批试点资格,将5家跨国企业集团纳入首批试点,为服务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提供更多便利化支持。试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实行宏观审慎管理,适度调整境外放款额度,提升企业跨境投融资自主性和资金利用效率;进一步便利资金划转和使用,主办企业国内资金主(子)账户结汇资金可直接进入人民币国内资金主(子)账户;实现一定额度内意愿购汇;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2022年7月,在第一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外汇局在北京等相关地区开展第二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进一步优化管理政策,便利跨国公司跨境资金统筹使用。与首批试点相比,第二批试点具有以下特征:其一,试点企业数量增加。北京外汇管理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两区”建设战略定位,将10家符合条件的跨国公司纳入第二批试点,试点企业数量在第二批8个试点地区中保持领先。其二,试点企业类型更加多样化。所属行业覆盖制造业、服务业、能源等多个实体经济产业门类,包含央企、国企、民企、外企等多种企业类型,为北京总部经济发展和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其三,便利企业以人民币开展跨境收支业务。在跨境融入/融出额度占用上,体现“本币优先”,鼓励有实际需求的跨国公司优先使用人民币,有效降低跨境资金汇兑风险,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其四,允许跨国公司在境内办理境外成员企业本外币集中收付业务。

截至2022年7月末,第一批5家试点企业共办理外债、境外放款、经常项目资金集中收付、意愿购汇等业务5000余笔,相关跨境收支规模超300亿美元,累计为企业节省成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