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中资跨国公司外汇风险量化管理初探

来源:《中国外汇》2022年第20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在海外设立子公司及分支机构,布局海外实体产业,逐步成长为跨国企业集团,企业面临的外汇敞口不断扩大,需要管理的外币种类也不断增多。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叠加,中资跨国公司面临更具挑战的外汇风险管理环境。实施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稳定企业经营成为中资跨国公司面临的迫切课题。建立一套良好的外汇风险识别、外汇风险敞口度量的量化管理体系,是中资跨国公司“走出去”外汇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石,有助于中资跨国公司提前研判外汇风险影响,并作出相应决策,有利于企业集团实现整体外汇风险敞口的可控。

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敞口测算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21号——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以及《企业会计准则19号——外币折算》关于财务报表中外币交易折算的相关规定,“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又称外汇敞口)”采用资产负债表编制日的即期汇率(即记账本位币与外币之间的汇率)将其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编制报表日的折算汇率与期初汇率或交易发生时汇率不同所产生的差异记入利润表中的汇兑损益科目。

对海外业务较少、以国内经营为主的中资企业来说,通常非人民币即为外币,外汇风险敞口较易识别,但该外汇敞口统计方式在跨国公司中存在局限。一方面中资跨国公司往往由多家境内、外成员企业组成,外币的资产、负债构成复杂,涉及不同的货币对,不能单纯以非人民币作为外币敞口。另一方面不同的外币敞口存在内部抵消对冲的可能,且不同的外币敞口也会在编制报表日对利润表的汇兑损益科目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笔者所在团队在分析中资跨国公司经营特点的基础上,尝试引入记账本位币作为构建各成员企业外汇风险敞口的统一基准,以便于集团公司对外汇敞口的统一管理。中资跨国公司外汇敞口测算可参考以下方式:

首先,确定中资跨国公司各成员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以及其对应的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例如某成员企业记账本位币为美元,则非美元(如人民币、欧元)贷款就是该成员企业的外汇敞口。

其次,根据中资跨国公司各成员企业记账本位币,统计其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项目及对应的金额,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存款、贷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委托贷款等,即可计算得出外币敞口的初始规模。如下假设本位币为人民币的中资跨国公司某成员企业的欧元、美元净敞口(见表1)。

Snipaste_2022-10-26_09-16-54.png

再次,按照上述步骤汇总各成员企业的本位币和外币敞口数据,进而可建立不同本位币下各币种的外币敞口矩阵。如果金额为正,则代表敞口方向为资产方向;如果金额为负,则为负债方向。例如表2,所有以人民币为本位币的成员企业的欧元货币性资产敞口为100000万元。

Snipaste_2022-10-26_09-16-58.png

最后,将不同币种的外汇敞口进行汇总。由于中资跨国公司一般合并报表采用的本位币是人民币,于是按照统计时点汇率(一般为相应时点各币种兑人民币的汇率)统一将相应外汇敞口币种金额折算为等值人民币。从表3可见,该中资跨国公司的欧元敞口为持有不同本位币的成员企业所有的欧元敞口(折等值人民币)减去所有以欧元为本位币的成员企业的其他币种的敞口(折等值人民币),即等值47.06亿元人民币(70.2+7.02-2-28.16)(见表3)。其余币种的净敞口测算方式同理可得,即每个币种的净敞口等于上述数据的纵列减横排。

Snipaste_2022-10-26_09-17-00.png

上述外汇敞口统计模型需将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委托贷款等货币性资产和负债均纳入统计口径,一方面外汇敞口整体测算的覆盖面更加广泛、准确度也进一步提高,为中资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提供了及时、直观的敞口信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挖掘集团内部不同成员公司之间潜在的外币敞口反向自然对冲的机会,为集团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效益提供了有效抓手。中资跨国公司可在集团层面,通过合理设置本位币的方式实现集团内部风险敞口对冲,以降低集团整体外汇风险敞口。

外币现金流敞口测算

现金流风险是指跨国公司各成员企业所从事的以非本位币计价的外币交易或持有的债权、债务因汇率的不确定,从而导致的实际收支现金流量的变化。准确的统计外币预期收支现金流,可以对预期发生的外币收支风险进行识别,并为后续风险应对举措提供数据支持。

近年,越来越多中资跨国公司将成员企业资金收付集中在其境内外司库平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