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看待“去美元化”热潮
2023年以来,“去美元化”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去美元化”的Google搜索指数创下2004年有数据以来最高。自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美元一直是国际货币体系中具有主导性地位的货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被广泛使用。“去美元化”指的是各国减少对美元依赖的过程,包括将其作为储备货币、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的使用,其目的通常是减少美国所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所造成的美元币值和流动性变化对本国的经济和金融活动的影响。
本轮“去美元化”热潮的出现反映出国际社会正在对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修正,也体现出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背景下国家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一方面,2022年以来,美联储在高通胀压力下持续加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普遍面临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压力,美元流动性不足问题愈加严峻,促使各国寻求美元以外的替代方案。另一方面,乌克兰危机中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显示出“美元武器化”的倾向,其他经济体为提高自身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安全性,在探索和实施本币贸易计价、结算和清算体系方面投入更多努力。
各国“去美元化”的具体行动
从“去美元化”的动机看,出现“去美元化”热潮的国家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因金融制裁被迫“去美元化”的国家,如俄罗斯和伊朗。这些国家目前“去美元化”的实践最为快速彻底,属于实质性“去美元化”。二是致力于推动货币国际化的经济体,如欧盟、日本、印度等。这些经济体具备支持其货币成为重要国际货币的实力,为减少美元使用的国家提供了替代货币选项,是推动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的主导力量。三是希望摆脱对美元过度依赖的新兴市场国家,如巴西、阿根廷、南非、东盟国家等。这些国家既没有推动本国货币国际化的能力,与美国经济政治联系也较多,其“去美元化”政策更多是一些周期性的操作,政治口号多于实践。
从具体政策看,各国“去美元化”的措施主要包括四类。
一是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使用美元以外的货币或其他交易媒介进行结算。例如:2023年2月,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宣布使用人民币支付私人部门从中国进口的商品;3月,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宣布与中国开通本币结算,东盟各成员国也宣布将加强本地货币使用;4月,印度与马来西亚同意以印度卢比进行贸易结算;8月,印度和阿联酋开始以卢比和迪拉姆结算能源交易。
双边贸易投资中使用双边货币计价结算的确可以在短期内减少对美元的使用,但在长期存在贸易失衡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手段“去美元化”的效果有限。当两国贸易不平衡时,逆差方支付的货币比顺差方支付的多。以俄罗斯与印度为例,俄罗斯为顺差国,印度为逆差国。如果以双边货币结算,印度当然有动机支付卢比,但俄罗斯未必愿意接受足够多的卢比。如果印度无法提供较多的金融资产,或者其他国家不愿意接受卢比,俄罗斯就没有动机持有多余的卢比,最终导致双边货币计价制度的不可持续,双边贸易投资结算仍需要寻求第三方货币作为支付中介。
二是绕开美国主导的跨境金融交易重要基础设施,转而建立新的独立支付系统。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报文系统是一个全球性的金融信息传输网络,为银行间的跨境交易提供信息传输和加密等服务,是实现跨境金融交易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虽然SWIFT理论上是一个中立性的国际组织,但受美国霸权影响,该组织在很多情况下都成为了美国对其他国家实施金融制裁的协助者,曾先后对朝鲜、伊拉克、伊朗、俄罗斯等国实施金融制裁。为了降低被SWIFT制裁的可能性,很多国家都开始建立独立跨境支付系统。例如,德法英三国开发了支持贸易往来工具( INSTEX)、中国研发了人民币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CIPS)、俄罗斯打造了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以及金砖国家创建了金砖支付系统( BRICS Pay)等独立于美元霸权的新生跨境支付系统。
新生跨境支付结算系统可能分散SWIFT的部分份额,但是很难颠覆SWIFT系统,SWIFT系统仍然具有主导性优势。这些独立跨境支付系统的使用范围不仅受制于各国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还更多受到国家间互信关系的限制,通常局限于特定盟友圈。此外,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多个小型分散的跨境支付系统会降低效率、提高成本,对市场参与者缺乏足够吸引力。
三是减持美元资产,寻求外汇储备的多元化。这一行动以俄罗斯尤为突出。自2013年开始,俄罗斯显著加快了“去美元化”进程,不仅大幅抛售美债,而且显著降低了其外汇储备中的美元占比。 2013年俄罗斯曾持有高达1763亿美元的美债,这一数字在2020年降至约40亿美元。2018年末俄罗斯央行储备资产中美元的占比曾高达46%,2022年末降至约16%。俄罗斯还清空了国家主权基金和福利基金中的美元资产。
除俄罗斯以外,其他国家也开始减少其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占比,增持黄金和其他储备货币资产,寻求外汇储备的多元化以增加资产安全性。2022年各国央行黄金净购入量达1136吨,创下了1950年以来最高年度需求。主要国家对美元储备资产依赖的降低有利于推动全球货币体系多元化,是“去美元化”过程中一个实质性的进展。
四是与美国以外的国家开展双边货币互换。双边货币互换使得两国的央行可以直接交换彼此的货币。通过双边货币互换,参与国家可以在没有使用美元的情况下进行交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例如,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