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财富管理市场企稳回升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4期

对财富管理行业而言,2023年是历经考验又影响深远的一年。一方面,资产管理行业全面实现净值化、规范化转型,回归资产管理本源,行业格局得以重塑。另一方面,财富管理市场遭遇底层资产波动、历史风险暴露等挑战,投资者信心受到一定冲击。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向好,市场情绪逐步恢复,2024年财富管理行业有望走上更加规范、理性的发展道路,前景更加广阔。

2023年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回顾

主要受资本市场波动等影响,2023年财富管理行业面临多重挑战,资产规模在曲折中小幅增长。银行理财从2022年底的市场冲击中有所恢复,基金规模继续稳步提升,公募基金规模一度超越银行理财,信托、保险资管等市场规模在边化险边优化的过程中小幅增长,私募基金监管更趋规范。

银行理财规模企稳回升,净值波动下降

2023年以来,银行理财从“破净潮”“赎回潮”冲击中逐步恢复。从整体规模看,银行理财市场上半年持续承压,下半年企稳回升。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2023年一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降至25.03万亿元,为近年来的低点,落后于同期26.68万亿元的公募基金规模;2023年6月末回升至25.34万亿元,仍低于同期27.45万亿元的公募基金规模。下半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企稳回升,2023年末规模为26.80万亿元。

从产品收益看,根据南财理财通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5日,银行理财公司的公募理财产品2023年取得的平均回报率为2.73%(采用累计净值增长率口径);得益于固定收益类产品的稳健表现,93.8%的理财产品实现了正收益。具体到不同类别的表现,纯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2023年的平均回报率为3.31%,仅少量产品回报率录得负值;受股市和其他资产价格的拖累,“固收+”理财产品2023年的平均回报率略低,为2.77%。混合类理财产品和权益类理财产品受股市震荡下行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中,权益类理财产品亏损幅度最大,2023年的平均回报率为-12.14%;混合类理财产品勉强获得平均正收益,2023年的平均回报率为0.63%。

从净值波动看,银行理财净值波动有所下降,整体趋向平稳。经历2022年底的大面积“破净”后,2023年银行理财产品持续调整持仓,产品净值波动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23年12月25日,纯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2023年的最大回撤平均值为-0.14%,较2022年的-1.42%有明显下降,也远低于其他类型资管产品。银行理财净值波动下降的背后,是银行理财对现金、存款配置比例的大幅上升和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的下降。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截至2022年末,银行理财的现金及银行存款配置比例为17.5%,2023年末的这一比例达到26.7%。银行理财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变化不大,从2022年末的3.1%变为2023年末的2.9%。

稳健性和流动性成为2023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关键词。中短期限、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成为投资者的“心头好”,现金管理类和固定收益类产品带动银行理财规模扩容增量。尽管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后已不具有“保本”属性,但银行体系的大量投资者尚未适应理财产品净值的波动,甚至在面对小幅波动时进行赎回。究其原因,一是投资者对产品净值波动的认知尚不充分,机构需要积极推动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对于市场波动和风险的理解,避免用储蓄的心态进行财富管理。二是产品设计和销售与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匹配仍存在偏差,机构需要主动适应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的趋势,将产品重点从“求收益”转向“重稳健”,持续提升专业投资能力,推动财富管理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公募基金行业改革启动,规模小幅增长

2023年,公募基金行业的重要事件是启动费率改革。证监会于2023年7月发布的《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明确下调公募基金管理费率,逐步推出浮动管理费率产品;12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明确调降公募基金的证券交易佣金费率。未来改革还将持续推进销售端、投顾端、考核激励等方面的优化,对公募基金行业的衍生影响有待观察。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7.60万亿元。规模方面,公募基金虽有小幅增长,但整体景气度不佳。2023年公募基金规模同比增长6%,新发基金规模8400亿元,较上一年下降23%。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发行低迷,新发规模2961亿元,同比下降32%。

业绩方面,截至2023年12月25日,公募基金2023年净值增长率的平均值为-5.95%,仅有约四成的公募基金实现正回报,其余六成亏损。与业绩比较基准相比较,有一半的公募基金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具体到不同类别,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整体表现欠佳,截至2023年12月25日,二者平均回报分别为-11.18%、-11.19%;债券型基金受益于较好的债市行情回报,2023年平均回报为2.25%,其中,纯债型基金2023年平均回报达到3%。

权益类基金产品主要受到资本市场持续震荡影响,面临较大面积的亏损。2023年资本市场经历上半年反弹震荡的快速行情后,复苏势头有所反复,投资者情绪与估值水平回落至历史底部区域。公募基金的行业错配以及较低的调仓灵活性,使得股票市场震荡对权益类公募基金产生直接影响。资本市场价格波动还与国内外经济形势、地缘政治等因素均密切相关,机构需要制定更加灵活的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通过更加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

私募基金行业迎来规范化管理和供给侧改革

我国私募基金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资管行业的“第五极”。与其他资管产品相比,私募基金交易策略高度多元,投资范围较广,能够开展较为差异化的投资,成为财富管理市场的重要力量。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3年末,存续私募基金153079只,存续规模为20.58万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续规模为5.72万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为11.12万亿元;创业投资基金规模为3.21万亿元。

由于私募基金行业参与者众多,头部化明显,鱼龙混杂,50%以上的私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不超过5000万元,大量的“迷你”私募基金内部管理松弛,显著增加了监管难度,还有一些私募基金及“伪私募”发生风险事件。为推动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化发展,2023年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则。2023年4月,基金业协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