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指引》落地 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修订发布《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指引(2024年版)》(汇发〔2024〕12号,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总结近年来外汇领域改革经验与成果,明确新时代新征程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工作新要求,为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办理提供了遵循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以下简称浙江省分局)不断深化对《指引》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配套制度、强化宣传推广,全力推动《指引》有效实施,全面提升外汇服务水平,便利跨境投融资活动。
充分认识《指引》重要意义
作为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教科书”,《指引》为外汇管理部门和银行提供了业务办理指南,在推动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政策准确落地、规范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指引》有利于稳定经营主体预期。《指引》在2020年版基础上,主要围绕三方面进行了修订:其一,结合管理实践,进一步细化和明确部分业务办理原则,增强可操作性,便利机构、个人等主体更加便捷高效办理业务;其二,吸收最新外汇管理政策法规,更新调整相关内容;其三,进一步突出重点,精简篇幅,优化章节结构。总体看,本次《指引》修订既体现了外汇管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体现了时效性和权威性,有利于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第二,《指引》有利于外汇管理部门推进依法行政。《指引》第一部分“外汇局办理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指引”按照境内直接投资外汇业务、境外直接投资外汇业务、跨境信贷业务、证券投资管理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业务、资本项下个人外汇业务管理六大类,对外汇局办理的资本项目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明确每一事项实施依据和实施机关,明晰行政许可权力边界,推动外汇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规范资本项目行政许可运行。同时,对六大类业务进行细分,逐项列明业务办理所需材料与审核原则,有效提升行政许可标准化水平,推动同一事项在全国不同地区和不同层级外汇局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
第三,《指引》有利于银行提升外汇服务水平。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骨干力量,银行在推动政策供给转化为企业实际获得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指引》第二部分“银行直接办理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指引”对银行办理的资本项目外汇业务进行汇总,逐项列明对应政策法规,便于银行业务人员准确掌握业务办理依据,合规办理业务。同时,将业务所涉外汇登记、账户开立、资金汇兑等环节的审核操作要点予以整合,化繁为简,实现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全流程办理“一本尽列、一文通办、一目了然”,有效提升业务办理效率,降低操作风险。
准确把握《指引》核心要义
《指引》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文的形式,系统整合了近年来外汇管理部门在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过程中形成的政策、经验、做法,从制度层面为规范和促进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方向相一致。
第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作出重要论述,深刻指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为金融外汇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引》将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宗旨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一,在登记核准环节,取消外债账户异地开立核准,允许确有合理需求的非金融企业到注册地所属外汇分局之外的其他地区银行开立外债账户。放宽登记时限要求,更好支持外籍员工参与境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其二,在资金汇划提取环节,新增境内企业在A股市场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外方股东参与认购相关业务操作指引,助力企业拓展利用外资渠道。允许外债提款币种与签约币种不一致,支持非金融企业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提升企业跨境融资灵活性。其三,在支付使用环节,便利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项下股权转让资金和境外上市募集资金支付使用,将资本项目资产变现账户调整为资本项目结算账户,允许账户内资金自主结汇使用。优化上一年度执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结果为A类的银行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抽查比例,提高银行展业积极性,扩大便利化政策覆盖面。
第二,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外汇管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通过《指引》向公众集中展示了外汇领域改革的重要成果和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在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方面,《指引》充分吸收了近年来的政策成果,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基础上,推出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便利化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并持续推动试点扩面提额,支持科技创新。同时,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的银行境外贷款政策框架,统一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