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银行跨境贸易真实性审核转型的“宁波探索”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11期

切实提升银行跨境贸易真实性审核(以下简称真实性审核)水平,既是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银行外汇展业试点和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以下简称高水平开放试点)落地见效的要求,也是兼顾经营主体便利化诉求和外汇合规要求、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宁波市分局(以下简称宁波市分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厘清外汇局和银行职责边界,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从流程优化、信息整合以及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强化引导,着力解决银行真实性审核转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提升银行真实性审核的时效性、适配性与安全性,打通真实性审核转型“最后一公里”。

 

银行真实性审核转型的必要性

近年来,对外贸易领域呈现涉外主体多元化、贸易方式多样化、主体诉求差异化、违规交易隐蔽化等特点。对于宁波这样的外贸大市而言,企业对银行便捷、高效办理外汇业务有着较强诉求,同时风险的隐蔽性也要求银行转变真实性审核思路,实现促便利与防风险的有机统一。

外贸总量大、外汇收支笔数多,催生“便捷办、高效办”诉求。从外贸总量看,2023年,宁波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超1800亿美元,居全国各城市第六位,贸易项下经营主体中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占比高。从外汇收支看,2023年宁波市经常项下外汇收支近2000亿美元,企业对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诉求较大;以海运费审核为例,宁波作为海运大市,每年海运费收支及境内划转笔数多,1笔业务对应的单证少则几张、多则几十张,企业对银行便捷、高效办理贸易项下外汇收支有着强烈诉求。

贸易新业态不断涌现、贸易主体多元发展,产生“差异办、分类办”需求。近年来,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呈现电子化、高频化、非标化等新特点,传统以纸质单证为基础、逐项列举式的真实性审核模式已不适应外贸的发展变化,难以满足企业业务办理诉求。以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为例,除离岸转手买卖业务等常见模式外,还有一定比例企业从事全球采购、离岸经营性租赁等小众离岸业务。此类业务难以适用统一、具体、明确的审核标准,需要银行开展差异化、分门别类的真实性审核。

风险业务时有发生、异常特征日益隐蔽,凸显“管得住、防风险”要求。近年来,宁波市分局在核查中发现,一些外汇违规案例表面上交易单证齐全、单证一致,这说明银行惯用的事中审单模式已难以穿透交易实质、掌握交易全貌、把控合规风险,亟须由“唯单证”的形式审核转向对业务背景的真实性、商业逻辑的合理性进行实质审核。

 

银行真实性审核转型的现实制约

2023年初,宁波市分局对辖内开展高水平开放试点及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17家银行开展了试点成效阶段性评估和实地调研,发现银行端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会转”“不敢转”“不愿转”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真实合规贸易资金的高效结算,降低了经营主体对便利化政策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路径依赖难改变,银行“不会转”。调研发现,一些银行习惯于事中“现办现审”,着重审核单证完备性与形式一致性,对客户分类、业务分级、风险识别把控等处于实现路径不清晰、具体方法不了解的状态,难以适应审核方式转型的要求。例如,部分银行在开展主体准入尽调工作时,复制授信业务的风险评估方法,更关注融资偿还能力而非外汇合规风险;又如,有的银行表面上对优质企业实行“免审单”,但事后又对优质企业开展无因抽查和形式审核,造成企业“无事被扰”。

风控能力未提升,银行“不敢转”。银行真实性审核转型要求银行强化事前客户识别与分类管理和事后监测分析与报告,同时简化事中审核。然而,调研发现,银行在事前准入、事中审核、事后监测等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造成难以真正实现有效评估风险。例如,有的银行由客户经理负责事前尽调,一线柜员负责事中办理,国际业务部门管理人员负责事后监测,不同环节各自为政、缺乏协同联动,难以实现展业信息的共享共用。又如,有的银行合规尽调人员配备不足,准入尽调工作由信贷客户经理兼任,导致便利化优质企业准入“以规模论质量”,难以有效覆盖到众多无贷户和结算类中小企业。此外,一些银行自身风控能力的不健全导致其对不断涌现的贸易新模式、新业态审核无所适从,对审核难度较大的离岸转手买卖、预付货款等业务,往往因担心发生违规被事后追责而“自行加码”或“一刀切”拒办。

激励约束不到位,银行“不愿转”。调研发现,银行层面普遍存在“重营销、重利润”倾向,国际业务部门的合规考核分值占比低,真实性审核转型所需的系统建设、人员配备等投入不足。例如,某国有行宁波分行反映,客户维护、业务经办均在支行,分行对支行的整体国际业务考核以贸易融资、结售汇、结算量等业务拓展为主,试点转型及合规情况考核占比少之又少。在激励约束不足的条件下,部分银行存在试点准入“热”但“转型冷”“慢作为”现象。

 

银行真实性审核转型的实现路径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上述问题,2023年以来,宁波市分局着力推动银行转理念、优机制,指导银行树立外汇业务全流程合规管理理念,构建完善事前客户识别与分类管理、事中差异化审查与系统监控、事后监测分析与报告的展业机制,推动试点银行外汇展业管理机制全面优化。

推模板、定标准,推动外汇业务流程再造。其一,指导辖区银行外汇与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机制(以下简称自律机制)出台银行真实性审核治理架构指引。指导自律机制分别制定试点银行法人、分支机构真实性审核治理架构模板,引导试点银行优化顶层设计,重塑展业流程,完善全流程真实性审核框架,明确各岗位职责。其二,编写标准化操作指南。指导自律机制形成真实性审核实务手册、“企业准入一页通”、“银行操作一点会”、“全流程一本通”指南、银行版事中事后监测指标等9项操作指引,推动基层岗位执行能力全面提升。其三,加强转型经验的案例示范。向银行通报近40个审核案例、违规案例等,以案例剖析帮助银行准确把握风险点,厘清展业边界,提升展业能力。例如,以银行实践为基础,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