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股份制银行交易银行业务探求差异化发展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13期

从全球范围的实践看,业界对交易银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德意志银行首次提出“交易银行”(TB,Transaction Banking)概念并布局相关业务,随后被欧美众多银行吸收采纳并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国际大型银行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当时,全球贸易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各公司为发展跨国贸易,拓展海外市场,对银行的业务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受益于早期的发展红利,众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欧美银行,依托信息通讯技术以及对国际法律和海关规定的解读,打破了各国在贸易间的诸多壁垒,实现了银行对企业客户在商贸服务、国际跨境结算、外汇管理等多方面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在国内,受客户竞争日趋加剧、净息差持续收窄以及科技不断进步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大中型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始把交易银行作为对公业务转型和突破的重点,在组织架构优化、产品创新以及场景与平台搭建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由于多数股份制银行交易银行部开展贸易金融业务,笔者将重点围绕股份制商业银行交易银行业务展开分析。

 

交易银行内涵的演变及其意义

交易银行业务起源于更为传统的一个概念,即贸易金融。根据《巴塞尔协议》的界定,狭义的贸易金融是商业银行为贸易买卖双方办理的各项国际或国内结算业务,以及在结算业务项下,根据相关的贸易背景和交易流程,为贸易客户提供与贸易结算关联的短期和长期融资便利。围绕狭义的贸易金融概念,商业银行早期的贸易金融产品主要包括国际信用证、汇款、托收等国际结算产品,以及国际贸易融资、国际保函、备用信用证、外币贷款等跨境担保及融资产品,重点服务开展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外向型企业。这类以“全球”“贸易”“结算”为特征的金融服务,在商业银行中被称为“全球交易银行(服务)”(GTB,Global Transaction Banking),这也就是早期的交易银行业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企业的贸易活动既涉及国际市场,又涉及国内市场,其供应链或贸易链横跨境内和境外的整个链条。例如,国内企业获得出口订单后产生在银行办理出口结算和押汇需求,而其在国内采购备货阶段又需要打包贷款或国内信用证产品,其上游供应商可能需要以其信用为基础申请卖方融资,等等。在全球贸易不断复杂化、银行业务创新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贸易金融逐渐从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拓展为服务于贸易价值链全过程,从传统的国际业务扩展到同时满足客户的跨境与国内业务需求,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为整个贸易链或产业链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的对公业务新模式。与之相对应,GTB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扩大,逐渐转变为“针对交易开展银行服务”,即现今更常见的交易银行概念。

总体上来看,无论是银行针对日常业务提供的服务,还是针对国际贸易结算的服务,均体现着银行业创新与发展的趋势,即业务发展紧紧围绕新的商业模式,不断进行对公业务的变革与转型升级。经过多年的发展,交易银行逐渐形成以现金管理和支付结算为业务核心,以企业客户为导向,围绕企业的日常交易业务,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参与其中的银行机构从大型跨国银行,逐步扩展到许多机制灵活的中型银行和区域性银行。此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基于交易和数据在金融服务模式、风控手段和定价机制上的创新,交易银行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产品的迭代速度也产生了新突破,基于特色票据、电子渠道与撮合交易渠道的交易银行业务规模也在迅速扩大。

与传统业务相比,早期的贸易融资以及后来的交易银行业务,具有许多传统对公业务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一是收入流量稳定。交易银行业务与交易过程中涉及的商品流、资金流和资产流紧密联系,单个企业的“商品流、资金流、资产流”不会随着宏观经济市场以及利率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收入流量较为稳定,具有较强的跨周期性。二是风险资本占用低。交易银行业务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能够汇集到大量的现金资产,此类资产属于轻型资产,银行可以对其进行低风险、低成本的操作,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银行的行业竞争力。三是业务持续性强。交易银行业务是将企业的财务以及经营管理相结合,梳理企业各个环节的业务及金融需求,以专业的平台、技术为客户提供服务,具有较强的持续性,避免了只看短期盈利而错失良机的情况。四是客户黏性高。传统商业银行的产品服务难以覆盖到企业所有的需求,导致企业可能因为需求的频繁变更而调整合作的银行。而交易银行使得银行的产品贯穿到企业的整个业务开展流程中去,银行可以深入了解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客户黏性得以提升。五是基于交易场景的风险控制效果好。交易银行的每一笔业务都有相应的交易做支撑,本身的风险就要低于其他业务,而且基于交易银行的平台和数据,风险识别和管理的效率也要高于传统业务。此外,交易银行业务不会随着宏观经济市场以及利率市场的变化而有较大的波动,本身较稳定,在极端的市场环境下也是风险较小的一种业务。

从实践来看,交易银行不仅是国际主流银行的一种重要业务类型,在国内也成为众多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转型重点及新利润增长点,不仅是银行提供对公客户行业专业化、综合化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公司业务产品创新、互联网化的重要平台,是银行构建新型银企关系、提升客户黏性的核心业务,在银行稳定盈利、链式拓客、产品渗透、树立品牌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股份制银行交易银行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银行业传统的经营发展模式面临越发严峻的挑战,许多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对公业务转型发展的新模式,优化业务和收入结构,加快布局和发展交易银行业务。从实践看,不同类型机构的交易银行业务的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从规模看,大型国有银行凭借其客户资源、业务国际化程度以及全球范围的机构布局,在交易银行业务方面仍具有一定的优势,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股份制银行则因更为迫切的对公业务转型意愿,凭借其机制灵活的优势,在交易银行业务组织架构以及产品服务创新方面,走在了国内银行业的前列。

从2012年开始,部分股份制银行,如广发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基于国际银行业经验,纷纷进军交易银行业务领域。2012年,广发银行率先成立环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