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全球主要央行“梯队式”降息的原因与影响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13期

2023年以来,部分新兴经济体央行率先降息,拉开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的序幕。2024年6月,加拿大和欧元区央行也启动降息,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转向趋势进一步明显。以下笔者将对本轮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典型特征、原因、影响与启示进行分析。

 

全球主要央行呈现“梯队式”降息的特征

整体来看,由于抗通胀和经济复苏的进程存在差异,2023年以来全球主要央行呈现出“梯队式”降息的特征(见图)。而且,与以往美联储率先降息、其他央行跟随降息的情况不同,本轮其他央行先于美联储降息。

Snipaste_2024-07-09_15-33-46.jpg

第一梯队:新兴经济体央行率先降息。2023年,巴西、智利、阿根廷和秘鲁等拉美经济体央行实施了降息,典型特征是连续降息、降息节奏密集。截至2024年6月底,在本轮降息中,巴西央行已降息7次,累计降息幅度达325个基点;智利央行降息8次,累计降息幅度达550个基点;阿根廷央行降息6次,累计降息幅度更是高达9300个基点。

第二梯队:部分发达经济体央行随后降息。2024年上半年,瑞士、瑞典、加拿大和欧元区等发达经济体央行开始降息,这也使得全球央行货币政策转向态势更为明显。这些经济体央行降息的典型特征是态度谨慎、降息节奏平缓。截至2024年6月底,瑞典、加拿大和欧元区的央行分别降息1次,降息幅度均为25个基点;瑞士央行降息2次,降息幅度为50个基点。

第三梯队:美国及大多数经济体央行继续等待。2024年以来,市场预期的美联储降息时点不断延后,从最初的预计降息7次减少至当前预计降息1—2次。2024年6月,美联储在议息会议中决定继续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且点阵图显示与会官员预计2024年内仅降息1次、降息幅度为25个基点。此外,截至2024年6月底,英国、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印度、南非、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波兰等经济体央行也尚未开始降息。

其他情形:少数央行“逆势”加息。2024年3月,日本央行决定退出负利率和债券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时隔17年首次加息。土耳其央行先是在2021—2022年降息,后于2023年6月重启加息,截至2024年6月底将单周回购利率提升至50%。埃及央行自2022年3月以来持续加息,截至2024年6月底将贴现利率提升至27.75%。

 

全球主要央行呈现“梯队式”降息的原因

从方向上看,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整体由紧缩转向宽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通胀压力缓解,央行降息具有可行性;二是经济基本面恶化,央行降息具有紧迫性;三是通胀向政策目标水平持续靠近,央行降息具有合规性。

从节奏上看,全球主要央行首次降息时点和降息节奏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各经济体抗通胀与经济复苏进程有所差异。

第一,新兴经济体央行率先降息,主要是因为通胀率快速下降或经济基本面明显恶化。由于通胀形势严峻,以及面临汇率贬值和资本外流等多重压力,2021年,部分新兴经济体选择提前开始加息,且加息幅度较大。2023年以后,这些经济体的通胀率得到有效控制,汇率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明显缓解,促使其再次选择降息。此外,2023年,部分新兴经济体如阿根廷和智利,连续超过2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负增长,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也促使其更早、更大幅度降息。

第二,部分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缓解,促使其央行启动降息。与新兴经济体相比,在新冠疫情期间,主要发达经济体普遍实施了更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且加息时点相对更晚、加息幅度有限,这导致其劳动力市场更为强劲,核心通胀更具粘性。2024年上半年,考虑到通胀压力已明显缓解,为降低借贷成本,促进投资和消费,加拿大和欧洲等发达经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