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货币财政政策协调助力强大的货币:国际镜鉴与启示
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强大的货币位居金融强国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之首,货币与财政政策二者的协调配合对构建强大的货币具有重要影响。从国际实践看,不同国家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方式、程度不同,对其货币产生的影响也有所差异。主要国家货币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及其对货币产生的影响等历史经验,对我国铸造强大的货币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货币财政政策协调对于铸造强大的货币 具有重要作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当前各界对二者协调问题的讨论主要包括央行对国债的买卖、财政部对国债的规模和结构管理与央行货币政策的配合、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宽松与紧缩的配合等方面。其中,央行购买国债是二者协调的一大关键内容,国债管理是二者协调的关键领域。整体来看,货币财政政策协调有助于铸造强大的货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增强政府对货币的调控力。通过央行直接或间接购买政府债券,可以将国债与央行的货币发行机制联系起来,从货币发行层面强化货币作为国家信用的属性,为央行建立稳定的货币发行准备资产,财政部也通过国债发行与赎回参与调节货币流通。因此,通过二者的共同配合可以干预货币供给与流通,并通过政策传导实现对金融和经济的调控。
第二,共同维护货币声誉。价格稳定与财政实力和财政稳定都是国家货币声誉的重要体现,货币和财政政策协调是实现强大的货币的重要内涵。同时,二者配合存在约束条件,需要与国家实力相匹配。一味奉行债券货币化而超发货币,过度透支国家信用,轻则将出现通货膨胀,伤及经济根本与货币稳定,重则可能遭受国际投资者抛弃,丧失国际货币体系的强者地位。
第三,构筑强大的货币的综合条件。在巩固强大的货币的金融体系支撑方面,由央行或者财政部在政府债券发行、利率调控以及国债收益率曲线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将促成国债利率成为各类金融资产的定价基准。在建立强大的货币所需的稳定金融环境方面,央行和财政部均具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货币流动性供给与财政资金支持担保的政策协调配合也有助于金融稳定的实现。
货币财政政策协调的国际镜鉴
全球主要国家货币财政政策协调的共同经验
全球主要国家普遍重视国债管理制度建设。国债管理是货币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关键领域,全球主要国家皆不断优化相关管理制度。在美国,1951年美国政府债务管理与货币政策分开,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财政部通过国债发行与买卖以及国库现金管理等活动,共同调控国债利率及收益率曲线。相对而言,德国联邦银行对国债管理的影响更加显著。历经多次调整,作为财政代理人的德国联邦银行,在代理政府债券发行、利率调控以及国债收益率曲线方面发挥全面作用。此外,国债市场的发展与金融市场发展息息相关。在财政部和央行关系较为密切的美国和英国,发达的国债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其他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深度与广度,有助于金融体系的全面发展。
强大的货币的形成路径建立在本国国情与制度发展基础上。由于历史情况、法律体系、经济条件以及在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等因素的差异,各国财政部和央行关系的密切程度不尽相同,最终对货币产生的影响也截然不同,这一点在美国与德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从法律方面来看,作为海洋法系的代表,美国货币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强调规则制定与相机抉择的相互配合,二者配合的方式、工具和时机更为审时度势,具有灵活性;作为大陆法系的代表,德国则表现为有明文法律可依,强调货币财政政策配合应符合货币稳定和财政纪律要求。从货币地位来看,美国财政部和央行相互配合,是基于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地位而建立的。而德国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关系相对疏离,主要是由于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德国始终无法回避美元的溢出效应。从思想基础来看,德国央行与财政部的关系主要基于秩序自由主义主张的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责任无限制原则。美国在美元称霸全球的过程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