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全球贸易有望保持增长势头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15期

2024年7月初,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了最新的2024年一季度全球贸易数据。数据显示,全球贸易在2024年一季度呈现出积极的复苏势头。以下笔者将结合WTO、UNCTAD的数据及基本面情况,对2024年以来的全球贸易形势与未来前景进行分析。

 

2024年一季度全球贸易趋势转好

2024年一季度,全球贸易有所复苏。WTO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商品贸易量在2023年全年持平后,于2024年一季度转为增长。与上一季度相比,以进出口平均值衡量的商品贸易在一季度增长了1.0%。与2023年同期相比,一季度贸易额也增长了1.4%。UNCTAD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球商品贸易额环比增长约1%,服务贸易额环比增长约1.5%。一季度全球贸易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二是全球供应链瓶颈有所缓解,物流效率提升;三是各国政府采取了刺激经济和促进贸易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等负面因素也对全球贸易造成了限制。具体来看,商品贸易方面,2024年一季度,由于经济基本面形势不同,全球主要地区贸易表现存在差异。服务贸易方面,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旅游服务需求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增长。

基本面形势差异下不同地区商品贸易表现有别

根据WTO的数据,北美地区2024年一季度商品贸易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1.74%[1]。美国和加拿大在能源、科技和制造业领域的贸易增长尤为突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贸易表现直接影响着北美地区的整体贸易形势。2024年一季度,美国经济整体保持韧性,国内刺激政策和消费需求支撑了美国及整个北美地区贸易量的上升。尽管美国经济面临通胀压力和利率高企的挑战,但美国出口增长率在一季度仍达到3%,特别是高科技产品和农业产品出口表现强劲,与此同时,进口方面亦得到美国国内消费需求韧性的支持。加拿大和墨西哥贸易表现相对稳定,主要受益于与美国的紧密经济联系以及《美墨加协定》等自由贸易协定的支持。

欧洲地区2024年一季度商品贸易量较2023年同期下降4.47%。经济形势偏弱、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影响了欧洲企业的生产和贸易。2024年以来,欧洲经济整体增长态势疲弱,直接影响了欧洲企业的进出口活动,投资者更加谨慎,国际贸易意愿降低。与此同时,乌克兰危机的影响持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上涨增加了欧洲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家庭的生活成本,压缩了消费能力和市场需求。

亚太地区2024年一季度商品贸易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6.2%,表现出色。其贸易增长主要受益于区域内经济体的快速复苏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中间品贸易国,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扮演着关键制造和组装节点的角色,推动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协同发展。2024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带动了亚太地区贸易的增长与发展。日本贸易表现稳中有升,随着制造业和出口市场的复苏,以及日本国内政府政策的支持,日本在高科技产品和汽车出口方面继续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联系日益紧密,东南亚国家成为日本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的重要市场。韩国2024年以来贸易表现整体维持强劲,主要原因在于,韩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主导地位以及与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紧密贸易关系,推动了其贸易增长。此外,韩国政府积极推动创新政策和自由贸易协定,也为其贸易发展提供了支持。不过,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仍对韩国的贸易增长构成挑战。东南亚国家2024年以来贸易表现亮眼。得益于RCEP的实施,东南亚国家的区域内贸易显著增加。从具体国家看,越南的制造业产品出口以及泰国汽车和电子产品出口表现尤其突出,印尼和菲律宾等在资源和农产品出口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总体上,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复苏和区域合作,为其贸易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非洲地区2024年一季度商品贸易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6%。其增长主要得益于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的实施和区域内贸易的增加。南非和尼日利亚作为该地区的主要经济体,其贸易增长对整个非洲地区贸易形势具有重要影响。2024年以来,南非在矿产品和制造业产品出口方面表现突出,而尼日利亚则在石油出口方面表现不俗。

此外,根据UNCTAD的数据,拉丁美洲地区2024年一季度商品贸易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4.1%。受益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2024年以来,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在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方面取得了显著增长。然而,拉丁美洲国家普遍面临国内经济不稳定和政治风险的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