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人民币对坚戈直接清算平盘 助力中哈货币合作
近年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政治互信日益增强,实现了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关系、再到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持续推进。随着中哈两国经贸往来的日益密切,探索拓宽双边金融合作空间、高质量服务双边经贸往来,是推动构建中哈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与哈萨克斯坦毗邻,依托地缘优势,国家外汇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局(以下简称新疆分局)加快推动中哈两国货币合作,实现人民币对坚戈双边直接清算平盘,助力中哈货币合作开启新篇章。
中哈双边货币合作的重要意义
双边货币合作是指两个国家/地区之间在货币领域进行的合作。从广义的维度来看,双边货币合作既包括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也包括本币结算、本币贸易融资等其他形式的金融合作;既涵盖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使用,也包括通过双边货币兑换或流动性安排形成双边货币在对方国家或地区的循环机制。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开展双边货币合作,包括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双边本币结算协议以及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等,完善本币使用的政策框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促进中哈双边货币合作对于推动两国经贸往来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
一是助力中哈两国共同应对外部冲击。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本币贬值和资金流出压力。中亚国家作为全球美元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美元外汇储备和美元债务呈现“双高”。高美元化对中亚国家的经济金融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包括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引发资产负债表效应、加剧资本“大进大出”等。特别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元“武器化”冲击中亚贸易投资和金融稳定,推动哈萨克斯坦持续推进“去美元化”进程。美元在哈萨克斯坦外汇储备中的占比由2006年12月末的67%降至2024年6月末的46%。面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加强中哈双边货币合作,有助于两国形成合力,共同抵御外部冲击、防范金融风险,提升区域金融稳定性。
二是促进中哈双边贸易投资往来。近年来,中哈经贸合作不断加深。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成为哈萨克斯坦最大贸易伙伴,两国贸易额达410亿美元,同比增长32%。在贸易项下,中哈两国企业使用本币可以减少对第三方货币的依赖,降低汇率风险和汇兑成本,提高结算效率,加深经贸融合。在投资项下,哈萨克斯坦在基础设施、民生等领域的资金需求较大,我国对哈萨克斯坦的人民币投资有助于形成人民币在境外的沉淀,促进两国金融合作。
三是推动中哈两国金融市场发展。随着双边本币结算在两国经贸往来中使用程度的加深,人民币与坚戈结算交易催生柜台端的货币兑换需求,推动人民币对坚戈外汇交易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推动形成更加稳定、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外汇区域交易市场,促进以本币计价和结算的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和完善,提高两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定价效率,对促进两国金融创新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畅通中哈双边货币直接清算平盘路径
双边货币直接清算平盘是双边货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实体经济对中哈两国货币的兑换与交易需求,新疆分局积极回应市场诉求,推动人民币对坚戈区域交易市场不断发展与完善。
一是推动建立境内人民币对坚戈区域交易市场。2011年,人民币对坚戈在新疆实现柜台挂牌交易。2014年12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新疆推出人民币对坚戈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由于坚戈汇率波动大,在全球使用程度不高,流动性较差,境内银行保留坚戈头寸的意愿较弱,制约了人民币与坚戈在柜台的直接兑换。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推动中哈本币结算开展,在建立人民币对坚戈区域交易的过程中,新疆分局推动身处市场一线的新疆坚戈报价行分行获得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