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种理论假说辨析日本经济“失去”的真相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由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不断下降,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与中国的情况类似,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也同样经历过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就经济增速来看,日本平均增速在20世纪80年代高达4.6%,但1990年开始陷入了低速增长期,1990—1999年平均增速仅为1.06%,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近年来,关于日本经济“失去的三十年”的讨论也随之而起。笔者拟通过对日本经济增长的纵向横向对比以及对四种理论假说的辨析挖掘日本经济“失去”的真相。
“泡沫经济”前后日本经济增长的事实
对于2000年后日本经济的表现以及“失去的三十年”方面,学界呈现出较大分歧。就日本的经济增长来看,战后日本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尽管经济增速因收入水平提高和“泡沫经济”的影响有所放缓,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福利并未下降,整体上经济社会仍保持繁荣和稳定。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增速开始下滑,1974—1990年的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降至约4%。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经济的萧条状况,导致其在1998—1999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平均经济增速降至1.1%,显示出其经济长期疲软的态势。自2000年起,日本经济恢复正增长,进入缓慢复苏期。
尽管“泡沫经济”后日本经济经历了长期低迷,但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日本的经济增速并未表现出系统性低下。
从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看,20世纪80年代日本实际GDP平均增速为4.6%,1990—1999年这一增速显著下降,平均仅为1.06%。这种显著的减速反映了日本经济在这一时期所经历的严重衰退,被称为“失去的十年”。然而,若与同期德国的2.17%、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约2%的平均增速相比,日本经济结束高速增长期并回归至约2%的增速几乎是必然结果。
从劳动生产率变化来看,日本全要素生产率始终保持了较高水平。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90—1999年日本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水平为0.9257,高于德国的0.8733和美国的0.866;这一领先优势虽然在2000年之后有所缩小,并被美国赶超,但在2010—2019年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仍领先于德国的平均水平。
因此,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确实经历了为期十年的“失去期”,但整体来看,日本的经济增长在2010年之后反而在发达国家中处于相对较好水平,所谓“失去的二十年”和“失去的三十年”的说法有失偏颇。
对四种假说的批判
关于日本经济“失去”的讨论十分广泛,学界对日本经济陷入困境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消费需求不足、泡沫经济破灭、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空心化、广场协议和日元升值等假说。笔者认为,前两种假说的确在部分程度上导致了日本经济增速下滑,但并不是经济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而后两种假说则在学术意义上不够严谨,甚至是错误的。
消费需求不足说
消费需求不足说将日本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长期经济低迷归因于需求不足,特别是居民消费不足。然而,从日本经济增长和家庭消费的统计数据来看,战后日本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稳定。尽管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以及1997年金融危机使日本进入了所谓的平成经济萧条期,社会呈现出“低欲望”特征,但消费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自1976年以来,日本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基本稳定在50%—60%之间。因此,消费相对于经济总量而言并未显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值得指出的是,日本居民消费在“泡沫经济”破灭之后还呈现出新特征,即消费理念从物质回归到人,注重精神体验;消费热点不再是过度工业化的产品,而是走向简约环保,共享意识和社会意识增强。
“泡沫经济”破灭说
“泡沫经济”被认为是导致日本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日本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在“泡沫经济”前后经历了显著波动:1980年,日本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为94.4%。随后,这一指标逐年上升,直至1993年达到144.9%的峰值。这一趋势表明,在“泡沫经济”期间,企业借贷活动显著增加,导致杠杆率不断攀升。1994年之后,企业杠杆率逐步回落,至2004年才恢复到泡沫前的水平,整个去杠杆过程持续了10年。
需要注意的是,“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崩溃反映了企业负债的扩张和收缩。但其背后原因是产业政策的失误导致了大量不当投资,面对泡沫后的债务型通缩,金融机构选择继续向“僵尸企业”贷款,而不是冲销坏账,这不仅延缓了去杠杆进程,也降低了企业的活力和效率。
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空心化说
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空心化被认为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日本陷入长期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前者认为老龄化社会导致了劳动力不足和社会负担加大,后者认为日本企业海外投资和国内产业的服务业化导致国内就业减少,产生“空心化”效应并削弱长期增长。
就日本人口增速来看,人口增速的确呈现出持续下降的特征。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之前,日本人口始终维持正增长,但自1977年以后人口增速下滑。这一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更加明显,虽然2000年之后,日本人口降幅相对平缓,但在2009年,日本首次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且2011年之后,日本人口更是连续呈负增长趋势。另一方面,日本少子老龄现象突出,2019年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8%,位居世界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与产业空心化现象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应的短缺,迫使企业加速向海外投资,从而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的局面。尤其在“泡沫经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