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风险对冲七大误区
运用外汇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是涉外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常见举措。随着外汇市场弹性的增加,企业外汇风险对冲操作的实际成效也不断面临考验。实践中,企业在实施外汇风险对冲时,常因各种原因陷入操作误区。这些误区不仅会导致企业风险对冲策略失效,甚至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财务损失。笔者列举外汇风险对冲实践中常见的七大误区,旨在帮助企业在制定和实施外汇风险对冲策略时,采取更为谨慎和周全的举措,从而有效提升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水平和财务的稳健性。
误区一: “既控风险又增收益”的多元管理目标
企业往往将“降低汇率波动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列为其外汇风险管理目标。实践中,如何降低汇率波动对企业的负面影响需要更为明确的指标支撑。因为,外汇风险对企业影响是多维度的。就技术层面而言,企业利润、成本收入、现金流、会计账面、特定财务指标等均可能是企业潜在的外汇风险管理目标。如,某企业将外汇风险管理目标描述为“秉持外汇风险中性,减少汇兑损益波动,降低资金成本,增加盈利,保障企业资金流动性”。从表面上看,上述指标似乎都可以成为外汇风险管理和外汇风险对冲的目标,然而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管理目标,在现实中难以同时达成。
一方面由于会计准则约束,外汇风险对冲交易本身可能与业务背景的会计账面处理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外汇风险管理目标的达成实际上隐含着外汇风险对冲操作层面对外汇敞口认定、风险对冲口径以及对冲期限选择的内在要求,因此,明确的外汇风险管理目标对制定清晰、一致的风险对冲策略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必须在多维度的管理目标中进行取舍,并在外汇风险对冲伊始就明确相关目标:究竟是为了对冲会计账面的汇兑损益,还是管理预期的外币现金流;汇率波动对公司会计账面的影响是优先于现金流影响,还是现金流影响优先于会计账面影响;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着眼点是面向特定资产负债表还是利润表,特定财务指标是否比当期利润更为重要等。对此,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经营情况、业务特点以及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对外汇风险管理目标自主决策。
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若对外汇风险管理优先目标和关注焦点总是随着外部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化,会对外汇风险管理造成干扰。其一,由于企业追求的外汇风险管理目标不断变化,导致外汇风险对冲过程充满跳跃,套期保值工作变得不连贯和不可预测。其二,企业若追求多重外汇风险管理目标,虽然每个目标单独来看都有充分理由,但是不做取舍、不分优先级的目标导向,不仅会增加实践操作难度和复杂性,也会扭曲套期保值人员的具体操作。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做好清晰具体、明确一致的外汇风险管理目标分解,是有效开展外汇风险对冲的前提。实践中,企业可从公司董事会角度明确风险中性原则,若企业把“降低汇兑损益波动影响”列为主要目标,则无需再将“增加额外收益”列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维持良好的战略定力,确保外汇风险管理目标稳定性,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外汇市场中实现良好的外汇风险对冲效果。
误区二:对冲应该灵活机动,管控制度可有可无
实践中,有不少企业不愿意为外汇风险对冲工作制定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制度,主要原因是希望在多变的外汇市场中保持操作的灵活性,以便迅速应对市场变化。个别企业认为,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制度会导致外汇对冲决策过程繁琐冗长、效率低下。
然而,强有力且严格的外汇风险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外汇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如果企业在外汇风险对冲管理中缺乏清晰、正式的管理制度,将面临诸多风险。其一,导致企业外汇风险对冲操作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增加了欺诈、投机和超权限操作的可能性,企业外汇风险管理会失控。其二,在没有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外汇风险管理工作人员解释管理目标和风险对冲操作将变得困难,进而影响企业内部沟通。其三,外汇风险管理工作人员一旦变动,或者一旦随意决策,将导致外汇风险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和预见性。
尽管灵活性在外汇风险对冲操作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缺乏制度的灵活性往往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实践中,企业识别出外汇风险敞口,在明确的外汇风险管理目标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并不是复杂的事项。企业通过建立健全外汇风险管理制度,可在保持必要的对冲操作灵活性的同时,有效地管理外汇风险,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误区三:“准确预测汇率走势”是套期保值成功的关键
很多企业将准确预测汇率走势视为外汇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热衷于收集市场观点,并要求市场合作伙伴提供精确的汇率市场预测。有的企业在“风险中性管理”的旗号下,通过对市场波动的预期判断,以决定是否进行外汇套期保值,其根本目的是利用市场波动以获取收益。这种典型的以投机驱动的交易模式导致多个外汇套保重大风险事件发生,至今仍不罕见。
尽管预测汇率变化在企业制定预算、推演市场发展变化结果时具有价值,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通过预测汇率“跑赢市场”的目标可以稳定实现,也鲜有证据表明,企业财务经理能持续成功把握外汇市场时机。预测汇率在制定企业外汇风险对冲策略方面价值有限。有效的外汇风险对冲策略是结合企业外汇风险敞口特征设计而来,企业单纯依赖汇率预测作为外汇风险对冲管理依据可能带来糟糕结果,尤其是建立在市场观点下的选择性对冲,可能会使企业绩效表现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实践上,将外汇对冲操作完全独立于市场预测并不现实,但重大的策略性对冲决策(如确定合适的对冲比例和期限)需基于企业内部的商业考虑和主要风险管理目标来设定,而非市场汇率预测。笔者认为,市场汇率预测在企业制定战术执行策略或评估潜在风险时有一定价值,但在确定企业外汇对冲策略方面却微不足道,企业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