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关于日元套息交易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17期

2024年7月底至8月上旬,日元套息交易平仓引发了一系列市场波动,套息交易也成为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热词。市场上对于当前日元套息交易的市场情况、规模测度、影响等方面的问题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以下是笔者对于部分相关问题的思考与看法,以供参考。

 

日元套息交易在交易什么

2024年8月上旬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日元套息交易平仓是一大主要原因,这是共识。但部分观点将日元套息交易本身与日本股市、美国股市联系在一起,认为当前日元套息交易也包括“借日元、买日股、美股”,该类型的交易平仓直接导致了日本股市、美国股市剧烈波动。对此,笔者认为,这是对日元套息交易的一种误解。

首先,涉及日元进行的市场交易可分为“借钱的交易(加杠杆的交易)”与“不借钱的交易(不加杠杆的交易)”。“不借钱的交易(不加杠杆的交易)”是指利用自有日元去投资高收益率资产(例如日本的养老金、保险公司购买美债、美股等),该类型交易风险较低,给市场带来的影响有限。事实上,日本养老金、保险公司在2024年8月上旬买入了外国债券与外国股票,在市场波动中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而“借钱的交易(加杠杆的交易)”的调整才是引发2024年8月上旬市场波动的“真凶”。

其次,“借钱的交易(加杠杆)”当中需要区分“借日元买日本资产的交易”与“借日元买外国资产的交易”。巴菲特发日元债、买入日本五大商社股票就是“借日元买日本资产的交易”的代表。理论上,在开始投资的时点,该类型交易整体是汇率中性的,但是当日本股市下跌并逆转该交易时会产生日元买入压力。不过,从外国投资者对日股现货的资金流数据看,2024年8月上旬其并未给日元汇率带来明显影响。

最后,“借日元买外国资产的交易”也可以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借日元、买美元(美元存款、短债、货币市场基金MMF等)的交易”,第二类是“借日元、买美股等高风险资产的交易”。有观点认为,套息交易也包括“借日元、买美股等高风险资产的交易”,且2024年8月上旬出现的美股大幅下跌,即是这种类型交易的平仓所导致的。但在笔者看来,近年的金融市场中几乎不存在“借日元、买美股等高风险资产的交易”。主要原因在于该类型交易同时叠加汇率波动与股价波动的双重风险,在加杠杆的背景下上述双重风险又再度被放大多倍,是一种“险上加险”的交易,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或极难实现。笔者在日本金融领域工作近10年,过去所接触的数百名客户(包含日资、外资、长期资金、对冲基金等各类属性的机构投资者)当中无一能够做到 “借日元、买美股等高风险资产的交易”。“借日元、买美元(美元存款、短债、货币市场基金MMF等)”才是真正意义的日元套息交易。

关于2024年8月上旬发生的日元明显升值、美国科技股明显下跌的现象,笔者认为二者之间可能不存在资金流层面的直接相互关联,但背后可能存在三个间接关联的因素。其一是情绪层面的相互影响。日元作为典型的避险货币之一,日元大幅升值可能促使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进而可能会触发投资者卖出风险较高的资产。其二是量化交易的强化。近年全球金融市场中量化交易盛行,而量化交易存在追逐趋势的特性,进而可能会进一步放大市场波动。其三是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日元的明显升值或使得实施套息交易的投资组合受损,投资者为了降低损失,存在卖出股票等风险资产的可能性。

 

套息交易是汇率风险的“扩大器”

近期日元汇率升值、美日利差收窄是导致日元套息交易平仓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背景下的套息交易实施与逆转也进一步加剧了日元汇率的波动,这一特性源自于日元套息交易自身的作用机制和风险。

借日元、买美元(美元存款、短债、MMF等)的套息交易典型操作是:第一步,低息借来日元;第二步,卖日元买入美元:第三步,进行美元存款或买入高息的美国短债、MMF等产品。通常而言,在一段时期内,套息交易中息差(或利差)所带来的利率收益较为稳定,而在汇率方面则需要承担汇差波动。以2024年8月为例,美日息差为年率5.25%(美国政策利率5.50%减去日本政策利率0.25%)。套息交易期间,若美日汇率没有发生波动,则总收益约为5.25%;若日元相较美元出现贬值,则总收益约为“5.25%+日元贬值部分”;若日元相较美元出现升值,则总收益约为“5.25%-日元升值部分”,甚至会出现负收益的可能性。从7月底8月初的情况看,日元升值造成了套息交易收益受损,触发了套息交易平仓。整体而言,套息交易必然要承担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