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因企制宜 全力支持企业汇率避险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17期

浙江是外贸大省,外贸依存度超过60%。随着汇率双向波动进入常态化,汇兑损益逐渐成为影响涉外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因素。为切实提升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稳健经营能力,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以下简称浙江省分局)以汇率避险三年行动为纲领,依托“汇及万家”宣传、“外汇联络员”指导和“担保增信”政策三项机制,强化“汇率避险未办户”“汇率避险首办户”和“宣传指导不满意企业”三张清单管理,聚焦外贸小微企业、贸易新业态企业和大中型民营企业三类主体,持续深化汇率避险服务,有力提升了不同类型企业汇率避险参与度和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全省外汇套保率稳步上升。

 

因企施策,“有的放矢”推进汇率避险

聚焦外贸小微企业,推政策、降成本,着力提升套期保值意愿

浙江是外贸大省,外贸小微企业众多,这些企业的汇率避险观念普遍薄弱,流动资金偏紧,难以满足银行汇率避险保证金要求。为此,浙江省分局多管齐下,助力外贸小微企业汇率避险。

一是抓住“不能办”难点,及时注入政策支持“活水”。为解决小微企业汇率避险业务办理中的保证金不足难题,浙江省分局于2022年1月起在全省推出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汇率避险政策(以下简称担保支持政策),建立“财政支持+担保介入+风险分担+银行服务”的模式,让企业无需缴纳保证金即可办理汇率避险,实现套期保值“零资金、零成本”,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小微企业的汇率避险成本难题。担保支持政策推出以来,浙江省分局步履不停,边推进边调研、边指导边升级,针对市场经营主体的各类诉求,三次针对性升级政策,目前已将远期、掉期业务纳入担保范畴,担保比例也已从5%提升至8%。截至2024年7月底,担保支持政策项下已为2300余家企业减免保证金超12亿元,“真金白银”支持小微企业汇率避险受到了市场的点赞和企业的欢迎。

二是瞄准“不愿办、不会办”痛点,靶向宣传“破冰”。“企业是否套保,关键在老板”,企业管理层的理念是做好汇率避险服务的重要环节。为切实从源头提升企业汇率避险意识,2023年浙江省分局联合浙江省商务厅,在全省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千员访万户”小微企业汇率避险专项宣传服务活动,全省5000余名外汇联络员上门对企业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开展宣传,大幅提升了企业汇率避险主动性。机构改革后,面对浙江县域涉外经济发达、县域企业众多这一特点,浙江省分局实施“百县万企”汇率避险专项宣传服务活动,聚焦服务县域企业汇率避险,通过汇银直连点、网格专管员等制度,延伸汇率避险服务触角,切实优化县域汇率避险服务。截至2024年7月底,实地上门走访已覆盖浙江90%以上的外贸企业,近1万余家外贸企业开启科学的汇率风险管理之路。

聚焦贸易新业态,树理念、解难题,推动各类主体稳健发展

随着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贸易新业态对汇率避险的需求逐渐提升。为此,浙江省分局及时对接市场需求,创新方式方法,助力外贸新业态做好汇率避险文章。

一是精心指导,解“困”破局。一方面,积极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健全汇率避险“三张清单”,对企业分门别类加以梳理,聚焦个体工商户、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搭建企业需求和银行服务供给的桥梁。另一方面,持续加强督导,推动银行“自上而下”完善系统,从业务流程、减费让利等方面入手,加大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7月底,浙江省可为个体工商户办理汇率避险的银行数量较2022年增长3倍,多家银行更是运用金融科技力量,实现了汇率避险业务的在线办理。

二是把准目标,因“需”创新。不同于一般贸易,市场采购经营主体决策灵活,货物出口后收款时点不确定性大,传统远期结售汇方式难以满足其避险需求。对此,浙江省分局主动上门,与银行座谈沟通,推动银行创新产品,率先在全国落地首笔个体工商户美式期权业务,进一步丰富了个体工商户汇率避险工具箱。同时,相较于一般贸易,从事市场采购的个体工商户流动资金更为紧张,难有多余资金来缴纳汇率避险保证金,汇率避险进入门槛较高。对此,浙江省分局在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担保支持政策,将个体工商户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纳入其中,有效激发了个体工商户积极性。截至2024年7月底,已有1000余户个体工商户办理汇率避险业务。

聚焦大中型企业,优服务、立典型,多方联动助力发展壮大

大中型企业是浙江经济的重要基础。面对近年来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大中型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汇率避险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浙江省分局持续加强指导,助力企业建立健全汇率风险管理机制。

一是“一盘棋”全面谋划,完善机制建设。大中型企业内部结构复杂,跨境业务范围广,汇率风险管理难度大,需要投入的成本高。对此,浙江省分局一方面联合浙江省国资委、商务厅等部门,在理念宣贯、措施激励、服务提升等方面协同发力,逐步推动企业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完备、高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让财务人员“放开手脚”做好专业汇率避险服务。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全省累计举办超百场汇率避险专题宣讲会,主流媒体报道百余次。在外汇管理部门指导下,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标准化的外汇套保制度和内部操作流程,有效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另一方面,推动银行建立大中型企业“管家式”汇率避险服务。充分发挥5000余名“外汇联络员”作用,“一对一”跟踪辅导,实时了解并解决企业汇率避险难题,“一企一策”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持续打好汇率避险组合拳。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辖内银行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