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质效助力吉林省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要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国家外汇管理局吉林省分局(以下简称吉林省分局)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印发《全面提升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质效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提升地区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质效,助力吉林省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宣传先行 营造涉外经济良好发展环境
为落实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常态化宣传机制,打造具有公众影响力的宣传品牌,吉林省分局组织全省各级外汇局、银行机构在2024年4月集中开展“吉汇春风”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宣传月活动。宣传月期间,共组织现场宣传活动120余场次,利用新闻、广播、“两微一端”、网络直播等媒介进行线上宣传3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3000余份,在主流媒体发布新闻40余篇,覆盖全省1100余家涉外企业,取得良好宣传实效。
一是以“春风化雨,润企有‘声’”为主题,举办宣传月启动大会。为号召全省各银行机构提高站位,全力办好首个“吉汇春风”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宣传月活动,吉林省分局联合吉林省银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机制(以下简称自律机制)举办“吉汇春风”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宣传月启动大会。辖内八个市(州)分局积极响应,联合银行共同举办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全省掀起“春风化雨,润企有‘声’”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宣传热潮。
二是持续开展外汇局“送政策进百企”、银行“送服务到千家”活动。将“送政策进百企”“送服务到千家”作为牢固树立“金融为民”理念的重要抓手,深入涉外企业了解企业在汇率避险、融资结算等方面的服务需求,针对性推介相关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和产品。联合商务、口岸、工信等部门广泛开展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宣讲活动,指导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了解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各类应用场景。针对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帮助企业精准制定汇率避险和跨境融资策略,解决企业燃眉之急。活动期间全省各级外汇局共实地走访企业600余家,线上辅导企业200余家,覆盖全省近50%的涉外企业。
三是多渠道开展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地铁广告、报刊和新媒体等渠道开展常态化宣传,向社会公众广泛、深入地宣传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汇率避险知识以及外汇管理政策,宣传覆盖面超过1000万人次。组织全辖银行机构开展跨境金融外汇政策进农村、进园区、进企业、进口岸、进高校等活动,向广大涉外主体发放《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引》和《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用户手册》等宣传资料。充分利用第七届进口博览会展前对接会、文化旅游节、中俄服装设计交流会等活动开展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宣讲,推动宣传活动“扩面增效”。
多管齐下 推动汇率避险服务落地见效
一是完善汇率避险“清单式”管理。吉林省分局按月向全省各市(州)分局、银行机构推送“三张清单”——《涉外企业清单》《汇率避险已办户清单》《汇率避险未办户清单》,为企业汇率避险需求和银行服务供给搭建桥梁。全省各级外汇局指导银行机构结合“三张清单”对所服务的涉外企业进行梳理排查,建立并完善汇率避险“未办户”和“已办户”台账,针对“未办户”加大力度开展靶向宣传和针对性指导,针对“已办户”加强业务跟踪,提升企业“续作率”。2024年1—6月,吉林省外汇套保比率34.9%,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8个百分点。
二是持续开展外汇套保“首办户”拓展行动。推动企业“首办”外汇套保业务是帮助企业善用外汇衍生品规避汇率风险的重要一环。中小微涉外企业普遍存在因侥幸心理“不愿办”,因不了解汇率避险产品“不会办”,因避险业务需缴纳保证金或占用授信“不肯办”的三“不”现象。通过外汇套保“首办户”拓展行动助力企业迈出汇率避险“第一步”,可以让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