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数智化跨境金融服务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18期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催生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革命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发展数字金融是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必然之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是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金融“五篇大文章”被提升至新高度。银行业是数字金融的主阵地。数字金融既是商业银行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跨境金融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际贸易、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作为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的主要枢纽,跨境金融业务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的效率和安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反洗钱及反恐怖融资复杂性加大,同时伴随新兴科技与国际贸易的深度融合,跨境贸易也呈现出日益丰富的数字化形式,商业银行传统的跨境金融服务方式及业务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商业银行应加快推进跨境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加强新型技术在跨境支付结算与融资场景的应用,通过构建以“科技为本、数据为基”全流程数字化产品及风控体系,在不同细分领域开展具有领先优势的数字金融实践,在满足企业数字贸易的实际需要的同时,提高跨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助力。

 

发展商业银行跨境金融数字实践恰逢其时

贸易新业态推进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随着新兴科技与国际贸易的深度融合,跨境贸易呈现出日益丰富的数字化形式,纸质单据向着电子化、信息化转变,同时伴随我国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竞争的水平不断提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了新的贸易形态。迅速崛起的外贸新业态业务,也被银行视为新的蓝海业务。相较于传统贸易方式,贸易新业态交易具有小额、海量、电子化等特点,对银行跨境结算服务系统和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外贸新业态还具有模式多样、参与主体众多、物流环节多、资金跨境收付等特点,也对银行合规服务提出更多挑战。此外,跨境金融作为跨境贸易的重要一环,需要商业银行加大科技赋能跨境金融服务力度,满足市场主体跨境贸易数字化的实际需求。

改革红利赋能跨境金融数字化发展

为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推动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外汇局)深入推进外汇管理改革,以高质量的便利化政策供给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在确保真实性、合规性及使用唯一性的前提下,允许银行通过审核电子单证方式为企业办理货物及服务贸易外汇收支,同时持续推动外汇便利化政策扩面提质,通过逐步构建起银行分级、客户分类的精准化信用管理机制,以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为切入点,支持审慎合规的银行在单证审核、对外付汇信息核验等方面,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结算服务。外汇管理部门通过引导银行提升外汇展业能力并赋予银行更多外汇服务的自主权,为跨境金融服务数字化构建了安全、开放、有韧性的外汇政策环境。

银政合作为跨境金融搭建数字生态圈

近年来,为落实稳外贸政策要求,国家外汇局、海关总署等部门,积极探索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抓手,主动搭建线上平台,在涉外企业金融需求与银行金融服务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桥梁”,精准破解企业信用信息匮乏、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风控成本高等问题,为市场主体降本增效注入了数字动能。

2019年国家外汇局搭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重点聚焦市场主体跨境融资和外汇业务的难点、堵点问题,通过汇集收付汇、质押凭证、融资申请、融资放款、出口保险、仓储、货运等多部门信息,提供信用信息授信查证、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重复或超额融资核验等服务。截至2024年8月末,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已累计推出了13个应用场景,涵盖融资及便利化两大类。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以下简称单一窗口)是海关总署牵头二十余个部委共同建立的电子政务平台,2016年开始建设以来,就积极推动在全国外贸领域范围内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2019年海关总署将单一窗口大数据平台优势与金融机构服务企业资源优势结合,共同开发应用了单一窗口金融服务系统,民生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参与试点,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升跨境便利化水平方面成效显著。

 

商业银行跨境金融数字化实践

跨境金融数字产品体系日渐丰富

过往几年,中国跨境领域发生巨大的变化,催生市场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新需求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敏捷响应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数字化转型的新赛道上,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大科技资源投入,搭建全新跨境金融线上产品服务体系,为市场主体提供端到端全流程线上服务,强化数字赋能跨境业务发展。比如,民生银行围绕涉外企业“盈、兑、汇、融、贷”等需求,打造“跨境一家”跨境产品品牌,通过构建企业网上银行、小微应用程序(APP)、微信小程序、银企直连、单一窗口等线上全渠道跨境金融产品体系,为企业提供外汇账户开立、跨境及境内外币支付、国际单证、结售汇、进口开证、跨境资金池等各类产品的线上服务。宁波银行推出了“外汇金管家”,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聚焦出口、进口、跨境投资三类典型企业,提供结算、融资、避险一体化、全场景的线上服务。农业银行将贸易金融作为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打造“农银跨境e通”系列线上产品品牌,以全覆盖的线上服务渠道、全品类的跨境产品体系,为外贸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

跨境支付结算线上化水平显著提升

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2023年中国金融机构共发送超过1140万笔的跨境汇出汇款,收到超过2890万笔的境外付款,其中“小额支付”(单笔金额在1万美元以下汇款)在中国金融机构跨境汇出汇款和境外付款笔数中的占比分别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