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贸易融资风险管理思路及智能化风控的运用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18期

现阶段,贸易融资从内涵到外延都已经远远超出了狭义的单证融资以及传统贸易融资的范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专业化分工精细程度的提高,贸易活动采购范围和供应链不断延展,交易环节和参与方也有所增加,银行参与到贸易活动的范围和深度随之不断扩大,贸易融资的产品数量和功能日趋多样化,这一趋势促使贸易融资产品着重进行设计与开发,立足满足贸易链各环节融资需求,以识别各环节风险为基础,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控制作为核心,并基于贸易链条的结构化安排作为着力点。

从全面风险管理角度来看,贸易融资面临着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反洗钱与制裁合规风险、市场风险、国别风险等。若聚焦单笔贸易融资债项,客户信用风险和产品风险是影响贸易融资稳健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银行应不断健全贸易融资产品信用风险和产品风险管控体系。为此,笔者将从信用风险和产品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入手进行分析。

 

信用风险和产品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一是信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商业银行授信资产质量不仅是衡量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也充分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须不断健全、完善信用风险管控体系,提高信用风险识别、应对、管控能力。贸易融资属于商业银行公司信贷类产品,其信用风险管理遵循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的“四个统一”原则,即“统一授信、统一审批、统一发起、统一贷后”。统一授信,开展贸易融资授信业务需充分评估客户的整体信用风险,全部纳入客户信用总量进行统一管理,即叙做业务必须占用已核定且在有效期内的授信额度,并落实授信批复的各项管理要求及约束条件。统一审批,全部信用总量必须执行对公贷款的授信审批流程,经过有权审批人审批出具授信批复。统一发起,全部授信须由客户关系部门按照自身管理权限负责发起对应客户授信方案,产品部门无权发起。在授信方案设计时,产品部门可从产品专业设计角度为客户设计适配的产品方案并完善公司授信方案。统一贷后,客户关系部门承担第一性贷后管理责任,产品部门按照分工做好相关贷后管理工作。

二是产品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有效防控授信主体的信用风险是贸易融资授信安全的压舱石,在把握好客户信用风险基本面的基础上,银行基于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不同的贸易融资产品并配套相应的产品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有效控制贸易流、资金流、信息流,提高贸易融资还款保障。为控制交易层面的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在受理单笔贸易融资业务时,须考虑客户信用风险、产品的适配性、业务背景的真实性、融资期限的匹配性、融资资金流向的合规性以及资金回笼的可控性。具体来看:首先,应把握客户信用风险和产品适配性。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第一关是客户信用风险防范,如果为信用不好的客户叙做贸易融资产品,或者客户和交易模式与贸易融资产品不匹配,就会引发贸易融资风险事件。其次,要把握业务背景真实性。业务真实性是风险控制的重中之重,是融资业务风险防范的生命线和底线,贸易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于该笔贸易项下的回款,业务背景真实性是实现贸易自偿性的基础。再次,把握好融资期限匹配性。贸易融资强调融资期限应和交易期限相匹配,如融资期限长于交易回款期限,则将导致贸易融资项下对应的回款被挪用进而引发信用风险隐患。实务中,应结合销售合同及客户财务报表、下游以往业务回款情况、行业惯例等进行综合判断,合理确定融资期限。最后,把握资金回笼可控性。对于应收账款类融资产品,须做好应收账款的买方确认,以确保应收账款真实存在及有效性。

 

重视贸易背景审核

从贸易融资产品端来看,对于贸易融资等一些具备自偿性特征的授信产品,在授信审核时应严格核查客户贸易背景真实性及其使用同类贸易融资产品的历史交易情况,确保能按照银行贸易融资产品的相关规定严格落实资金封闭运作,实现产品项下的自偿性。

贸易背景审核应贯穿授信全流程。一是贷前环节应强化有效协同、尽职调查机制。商业银行应加强贷前贸易背景尽职调查,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应密切合作,按照贸易融资单笔业务背景审核的要求,采取有效审核方式,从客户层面对业务需求的合理性、真实性进行评估,并从交易层面对单笔业务的真实性审核进行有机结合。银行还应关注融资期限是否与基础交易期限、货物生产销售款回笼期限等匹配,应严格按照交易匹配、期限匹配、客户匹配的原则,加强对基础交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核,防范虚假交易套取资金的相关风险。

二是强化贸易背景审核及完善业务操作合规机制。在叙做贸易融资产品时,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贸易背景材料的审核力度,着重审核商务合同,核验增值税发票的真伪,审核运输凭证记载的内容完整性及与其他单据相关内容的一致性,审核应收账款债权确认手续的完整性(如涉及),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等核实该笔应收账款是否存在重复融资。

三是强化模型监控和信息共享机制。贸易融资放款后,产品经理应配合客户经理落实产品贷后管理相关规定,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应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了解交易背景,关注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及还款来源。对产品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