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美联储历次降息比较
当地时间2024年9月18日,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标志着新冠疫情以来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周期结束。本次降息幅度高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25个基点。在大国博弈、地缘冲突持续和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弱化背景下,本次降息对全球经济影响以及接下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引起市场高度关注。考虑到2000年以来全球政经格局演变,国际金融市场经历显著变化和发展,笔者梳理了2000年之后的美联储降息政策,从历史比较中探讨美联储降息政策影响。
美联储历次降息的经济背景
历史上美联储的降息可分为纾困式降息和预防式降息,前者通常发生在美国经济受到明显不利冲击时;后者通常发生在美国经济整体维持增长,但部分领域下行风险上行时期。
第一轮降息:互联网泡沫破裂,美联储于2001年1月进行纾困式降息。20世纪末,互联网蓬勃发展,为抑制经济过热,1999年11月—2000年5月,美联储连续5次加息,加息17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升至6.5%。开启降息前,互联网泡沫破裂,企业投资明显收缩,劳动力市场表现相对平稳。2000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连续两个季度下行,从5.3%的高点下降至2.9%。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均走弱。至2000年四季度,私人消费同比增速为4.3%,连续第3个季度下降;私人投资同比增速为4.4%,较2000年二季度降低6.6个百分点。就业率在64.5%左右水平波动,失业率在4.0%左右水平波动。
第二轮降息:次贷危机爆发,美联储于2007年9月进行纾困式降息。为控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和通胀水平,2004年6月—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加息4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升至5.25%。开启降息前,房地产市场结束长期繁荣,国内投资和劳动力需求明显放缓。2007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美国实际GDP同比增速连续两个季度低于2%。其中,住宅投资连续6个季度同比负增长,跌幅超过18%;企业设备投资同比增速从12.5%的高位回落至3.9%。2007年8月和9月,美国新增非农业就业人数均为负值,表明就业人数在减少,就业率下降至63%以下。
第三轮降息:外部不确定性提高,美联储于2019年8月进行预防式降息。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国发起贸易摩擦,美国经济部分领域走弱。降息前,美国制造业生产下滑,住宅投资规模下降。2019年2月开始,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同比转为负增长,且跌幅呈扩大态势。2018年三季度私人住宅投资规模开始下降,四季度同比跌幅达4.1%,带动国内投资走弱。2019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美国私人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3.8%和4.6%,较2018年三季度6.6%的高点明显降低。降息前,物价和就业市场表现平稳。2018年初,美国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速在2.2%左右水平,核心CPI同比增速低于2%。2018年7月,失业率在3.8%左右,处于1970年以来最低水平。
本轮降息:就业市场走弱,美联储于2024年9月降息50个基点。为抑制通胀,美联储于2022年3月—2023年7月加息11次,累计加息525个基点,之后利率维持在5.25%—5.5%的高位。伴随通胀水平明显下降,就业市场走弱,美联储开启首次降息。通胀方面,2024年8月,美国CPI、核心CPI同比增速分别下降至2.5%、3.2%。就业市场方面,2024年以来,每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多次低于市场预期值,整体呈减少态势,6—8月,平均每月新增就业人数仅为11.6万人,是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失业率整体呈上升态势,8月,失业率上升至4.2%。9月,美联储将2024年和2025年失业率预测值均上调至4.4%,较6月预测值分别提高0.4个、0.2个百分点。
此次降息是预防式。2000—2019年之间的三次降息,美国经济或受到较为明显的冲击,或者有明显的下行风险。相较之下,本次降息时美国经济整体保持较好增长表现,经济走向衰退的迹象尚不明显。2024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美国实际GDP同比增速分别为2.9%和3.0%,高于2000—2019年之间的三次降息时的经济同比增速。其中,国内私人投资总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0%和5.6%,创2021年二季度以来新高水平,主要由非住宅建筑以及住宅投资增加带动。
美联储历次降息的经济影响
整体看,2000—2019年之间的三次降息周期,两次为纾困式降息,一次为预防式降息。纾困式降息周期的首次降息幅度均为50个基点,降息节奏更快,降息力度大于预防式降息。每个降息周期里,美联储的实际降息安排均同实际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例如,2007年末,美联储低估了住房市场风险,后续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大幅度快节奏的降息。整体看,纾困式降息基本未能阻止经济下行,预防式降息则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持经济增长起到作用。
第一轮降息周期未能直接改变经济下行趋势。2001年1—12月,美联储连续11次降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6.5%下降至1.75%,随后又于2002年11月和2003年6月分别降息25个基点,该轮降息周期累计降息550个基点。2001年一季度至四季度,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同比增速均逐季走低带动美国实际GDP同比增速逐季下行,分别为2.2%、1.0%、0.5%、0.2%。
第二轮降息周期对恢复经济效果十分有限。该轮降息周期为2007年9月—2008年12月,降息10次,累计降息500个基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至0.25%的低位。在降息周期内,美国私人消费同比增速持续下降,于2008年四季度开始转为负增长;私人投资同比跌幅持续扩大。直至2010年一季度,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同比增速才恢复至正增长区间,但住宅投资仍在下降。降息后,金融市场动荡未止。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危机在全球金融市场蔓延。美联储将利率维持在0.25%的低位,并采取回购国债、向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