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以金融高水平开放绘就重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19期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加强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统筹谋划,推动金融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市分局(以下简称重庆市分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主动谋划、创新求变,以金融高水平开放助力谱写重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系统阐述了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的内涵要义,对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准确把握金融工作的立场和取向。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是金融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宝贵历史经验。金融开放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能够确保金融开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确保金融开放的政策、举措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相协调、相融合,保证金融开放成果能够广泛惠及更多主体,是金融开放的立足之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高水平开放应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增强金融外汇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得性,保障好群众利益。

二是平衡把握金融供给与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和需求严重失衡错位、循环不畅,是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风险的根源之一。促进金融供给与需求平衡匹配,既是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形成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在开放环境下,金融的供求运行更为复杂,既面临宏观层面上汇率波动、跨境资金流动以及金融市场外部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也面临微观层面上外向型主体跨境金融需求差异化、细分性和易变性的挑战。对此,金融供给与创新应牢牢把握主线,始终致力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始终与国家重大开放战略实施、重点开放平台建设、重要外贸产业布局相适配,始终与防范化解跨境金融风险相适应。

三是科学把握金融守正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开放型金融的守正,就是要坚守初心、回归本源,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开放型金融的本分。在当下,要尤其突出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和绿色发展,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金融外汇资源向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等方面倾斜。创新是推动金融前行的动力,但创新必须以守正为前提,不能搞伪创新、乱创新,不能搞偏离实体经济需要、规避监管的“创新”,更不能搞资金体内循环和脱实向虚。开放型金融要紧紧围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便利人民群众这一主线来推动创新,注重从制度型开放、数字化赋能、便利化增效等方面改革攻坚,破难题、开新局。

四是统筹把握金融开放和安全。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历史上和当今的金融强国,都具有高度开放的特征。金融是跨时空价值的转换、跨时空资金的配置,金融的开放性,既是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也由金融自身属性所决定。同时,金融具有耦合性紧、负外部性强的特征,风险外溢性强、传染性快、波及面广,更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对外开放必须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既要防范开放本身带来的风险,还要防范博弈对手蓄意制造的风险。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既要通过金融高水平开放增强金融业的竞争力,强化金融市场深度和韧性,从而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要加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严厉打击外汇违法违规活动,以坚实的金融安全屏障护航金融高水平开放。

五是协调把握金融法治和德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守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和魂。法治是金融开放的基本保障,法治注重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来加强金融监管、规范市场行为,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与稳定发展。德治强调道德自律和诚信经营,是对法治的有效补充。在金融开放方面,德治表现为加强外汇自律机制等行业自律和诚信教育,强化行业自我约束和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

 

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重点 方向

《摘编》以“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为专题,系统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开放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邃思想,该章与其他章节关联互通、有机融合,共同为金融高水平开放把脉定向、领航指路。

一是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是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制度型开放的关键,一方面要在交易机制、监管规则、市场准入、产品标准等方面实现与国际接轨,以实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稳定开放,在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新兴领域积极参与和引领规则制定,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规则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完善跨境金融管理机制,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跨境投融资和结算的便利度,降低制度门槛成本。重庆同步承载着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等多项重大战略和试点任务,在国际金融规则对接、跨境金融改革等金融制度型开放方面保持中西部领先地位,这一优势为重庆金融高水平开放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是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金融支持对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推进金融创新,创新国际化的融资模式,深化金融领域合作,打造多层次金融平台,建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重庆既是中欧班列的先行者,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要发起者、推动者和建设者,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重庆金融业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将支持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作为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内容和责任使命,坚持以系统思维不断完善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保障体系。

三是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人民币国际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