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跨境投融资改革打造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深圳样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是党中央赋予深圳的新时代历史使命。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以下简称深圳市分局)强化使命担当,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统筹开放与安全,不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打造了多项跨境投融资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的“深圳样本”,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实需导向 强化外汇政策精准供给
深圳毗邻港澳,外向型经济发达,辖内各类经营主体对跨境投融资服务的需求较为迫切。深圳市分局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深入一线,问需、问计于市场。在广泛调研、凝聚共识、找准问题、找对措施的基础上,强化外汇政策精准供给,稳步推动各项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惠企便民、落地见效。
202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会同相关部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金融支持前海30条)。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河套规划)。“金融支持前海30条”和“河套规划”发布后,深圳市分局赴前海、河套现场办公,深入企业、金融机构、社区等开展一线调研百余次,逐项打磨政策落地方案;推动银企供需对接,创新打造集成式政策服务平台“河套金融服务日”,面对面了解小微港企跨境融资难点,提升跨境金融服务精准匹配度;针对性开展跨境贸易投融资政策调研,推动政策优化升级,提升改革实效。
畅通跨境融资渠道,支持资金高效调拨
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体系便利跨国公司跨境资金运用。深圳跨国公司总部聚集,跨境资金管理需求旺盛。深圳市分局按照“先试点、再推广”的思路,推动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落地见效。2021年3月,首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在深圳落地,试点支持跨国公司集中运营管理境内外成员企业本外币资金,实现“两增两减”——增加收入、增大归集,减少费用、减少人工,辖内经营主体参与意愿强烈,试点成效显著。2023年5月,深圳获批率先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试点,凭借“门槛降低、归集灵活”的政策优势,试点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红利充分释放。截至2024年8月末,深圳共有51家跨国公司参与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试点,惠及境内外成员企业超1500家,试点业务规模(包括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和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试点)达1659亿美元,为深圳总部经济建设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助力跨境融资便利化提质增效。2024年2月,深圳作为全国八个试点地区之一,落地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其中,资本项下的试点内容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予登记,境内企业外债、境外上市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等,为引进外资提供进一步便利。深圳依托辖内银行网点多、银行业务办理数字化水平高的优势,实现了企业外债登记、开户、资金使用、资金归还等各个环节在银行“一站式”办理,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拓宽科创企业跨境融资路径。深圳是全国创业密度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小微企业最活跃的城市。工信部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深圳新增“小巨人”企业数量达298家,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2.4万家。2020年、2022年,深圳获批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打通了净资产不足对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的制约。2023年12月,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主体由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扩大至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满足“轻资产、高成长”科创企业融资需求。截至2024年8月末,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共助力深圳32家企业获得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涉及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有效助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前海港企贷”“跨境征信通”创新跨境融资新机制。前海是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截至2023年末,前海共吸引了超过1.1万家外资企业落户,其中港资企业占比达85%。为便利港人来深创新创业,深圳市分局强化政策精准供给,首创“前海港企贷”,创新推动境外银行(特别是港资银行)基于原有的银企长期授信和合作关系,将贷款服务从香港延伸至前海。截至2024年8月末,“前海港企贷”共助力6家港资小微企业便利获得跨境融资。同时,为破解跨境征信不互通的难题,率先推动深港两地征信机构合作,指导深圳辖内商业银行运用跨境征信信息,为在深小微港企提供融资7.53亿元,其中纯信用贷款占比约八成、首贷率约四成。
“科汇通”开辟科研资金跨境流通新路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为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深圳市分局多次赴河套地区开展现场调研,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支持下,迅速启动“科汇通”试点业务,允许境外科研开办资金直接汇入河套合作区内外资非企业科研机构,推动解决非企业科研机构资金跨境和汇兑难题,为科研资金跨境调拨提供了新路径,以“小切口”支持国家重大战略,未来可进一步向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教育、医疗等非企业机构进行复制推广,推动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科研融合发展的“大变化”。
优化跨境投资模式,更好匹配跨境投资需求
持续便利外商来华投资。2023年,深圳新设外资企业数量达8002家,同比增长86.6%,占全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