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迪拜有望成为中企境外融资新着力点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20期

迪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处,拥有成熟的金融监管体系和活跃的资本市场。2012—2022年间,迪拜吸引了全球306家成长型企业,总计获得了117亿美元的投资,其中超过一半的初创企业融资额超过100万美元。随着中国与阿联酋之间的金融合作不断推进,迪拜金融市场的优势和潜力可以成为助力中国企业境外融资的新渠道。

 

中企境外融资需求迎来新热潮

2023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历经数次政策调整,境内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遇冷,融资机会减少。监管部门在明确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及北交所各自定位的基础上,提高了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严格把控拟在境内A股上市企业的申报质量。2023年前10个月,沪深两市新受理的IPO企业为零。

在此背景下,境外上市通道的重新开放,特别是中国跨境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AC)的增长,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机遇。自2023年3月起,中国证监会实施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制度,为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提供了更畅通的渠道和条件。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境外上市融资。中国证监会为企业境外上市出台一系列“绿灯”机制;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境外上市,中企境外融资需求及热度持续上升。

目前,在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的企业数量成上升趋势,与国内企业IPO数量以及融资规模下降趋势形成鲜明对比,中企境外融资升温明显。据万得(Wind)统计,截至2024年6月11日,约有76家中国公司的境外IPO或在其他国家二次上市的申请获得批准,超过2023年全年总数(72家)。中企在加速境外融资,积极寻找全球市场机会,为寻求发展融资开辟新路径。

 

迪拜在中企境外融资中优势明显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以及2024年阿联酋正式被纳入金砖国家,中阿双边资本市场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迪拜正在成为中企拓展跨境业务的热土。根据迪拜商会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约有5400家中国公司注册成为迪拜商会的活跃成员。2022—2023年,迪拜商会的中国成员数量增加了41%;2024年1—5月,已有626家新的中国公司加入了迪拜商会。作为中东地区主要的金融中心,迪拜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除传统银行业、投资银行业、金融服务业外,迪拜还拥有全球金融服务自由区以及发达的证券交易所等优势。中企赴迪拜融资的条件逐渐成熟,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原因。

首先,迪拜可以为中企提供丰富多样的融资选择。阿联酋三大交易所中有两家坐落于迪拜,分别是迪拜金融市场(Dubai Financial Market,DFM)与纳斯达克迪拜交易所(Nasdaq Dubai),二者近年来发展迅速,有望成为继中国香港与美国之外中企境外上市融资的新平台。

迪拜金融市场是阿联酋证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涵盖股票、伊斯兰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多种产品,包括主板、直接市场准入(DMA)、创业板和私募市场四个业务板块。截至2022年底,共有超过70家公司在该交易所上市,总市值达到1585亿美元。2023年3月,迪拜金融市场推出“IPO加速计划”,吸引了更多创新企业来迪拜上市,2023年该交易所新进投资者数量超过22.5万。

纳斯达克迪拜交易所由迪拜金融服务管理局(DFSA)按照国际标准监管,是一家多资产、多货币的证券交易所。在该交易所,发行人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币种进行交易,企业可以通过股票上市、伊斯兰债券和传统债券发行等方式筹集资金。此外,其还为发行人提供ETF、衍生品、交易所交易商品以及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等证券产品。2023年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共发行了190亿美元债券,其中82%由纳斯达克迪拜交易所发行。纳斯达克迪拜交易所的证券交易针对不同规模企业,将市场分为主板市场和成长型市场,上市要求逐次递减,较为适合正处于初创期、在中东地区初步开展业务的中国中小企业。相较于其他交易所50%的自由流通公众持股量,纳斯达克迪拜交易所仅需企业发行25%的公众持股量,从而使得企业股东持续持有对公司得主要控制权,允许100%的外资所有权,遵循询价圈购法流程进行估值,由市场设定公平价格。同时,不同于其他交易所对股东在IPO上市时出售其股份的限制,纳斯达克迪拜交易所允许企业股东在IPO上市时出售其部分股票,并发行新股。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