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跨境业务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就需要坚持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根本遵循,全面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助力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民生银行(以下简称民生银行)坚持以“稳外贸、稳外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升贸易投资合作水平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
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顺应国内外经济形势转变的 必然要求
一是随着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外开放亦向更高水平推进。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硕果累累。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全面取消金融业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全面放开;外贸方面,在全国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2个自由贸易协定,其中包括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以共建“一带一路”为抓手,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投资协定。如今,仅依靠传统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已经难以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我国亟待转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制度型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应紧跟制度型开放的步伐,强化金融开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以自贸区为前沿阵地,积极落实、充分利用各项先行先试金融政策,在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跨境投融资、跨境结算等领域大胆创新、久久为功,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化、自由化的跨境金融服务,同时推动在金融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规则、规制和标准的双向输出。
二是全球经贸格局深刻变迁,扩大开放体现了我国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责任与担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贸易摩擦在全球范围内多点爆发。我国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积极参与和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中欧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等多边对话合作平台,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顺畅稳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应对逆全球化风险,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的世界经贸格局下,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热度显著提升,2023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规模达到19.47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6.6%,2014年这一比例仅为26%;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占比由2014年的11.1%提升至2022年的17.9%。银行业需紧跟对外贸易与投资变化趋势,稳妥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有序提升自身经营质效,优化境外布局,探索跨境产品与服务创新,为跨境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深度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三是跟随企业“走出去”成为商业银行稳息差、增收入的破解之道。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资产收益率下行、行业竞争加剧、资本市场崛起等一系列经营环境变化导致商业银行的“舒适区”被不断压缩,2024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19.5个基点,至1.54%。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亟待寻求稳息差、增收入、防风险的破解之道。在企业加速出海的带动下,跨境业务迎来契机,为大中型商业银行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从现实情况来看,跟随企业“走出去”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是出于满足银行客户的出海金融需求,解决其在跨境融资、资金流动性管理、汇率利率避险等方面面临的问题,防止客户流失;另一方面国际化经营的确有助于商业银行开拓新的市场,增加收入来源、提升盈利能力,尤其是在当前境内外利差高企的经营环境下,跨境业务的盈利水平明显高于境内业务,同时还可分散单一市场的风险,提升整体经营稳健性。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银行业正是通过跟随客户海外扩张突出重围,缓解了境内低利率政策、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收缩等压力。2023年,日本城市商业银行以约37%的境外资产占比撬动了约61%的境外收入占比。商业银行“走出去”是顺应全球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但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的国别风险提升了跨境业务的难度,对商业银行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提升全球服务能力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深耕跨境业务 以实际行动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
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跨境金融需求,始终是民生银行的不懈追求。近年来,民生银行聚焦外贸企业、“走出去”企业两类重点客群,围绕客户跨境交易全生命旅程,以推进本外币一体化、产品数智化、流程便利化和服务综合化转型为重心,致力打造“跨境一家”专业品牌优势。目前,民生银行在科技赋能中小外贸客群、全方位支持企业“走出去”、打造自贸区制度创新平台等重点领域着重发力。
一是以大数据科技提升中小外贸企业服务质效。近年来,我国出口以强大的竞争力抵御住外部压力,全球占比稳定在14%左右,且呈现产品结构高级化、贸易伙伴多元化、贸易业态多样化等新特征。民生银行时刻关注外贸企业的切实需求,深刻洞察外贸行业实际困境,推出数字化、智能化的贸易融资解决方案“出口e融”,旨在解决外贸企业面临的痛点问题。客户体验方面,“出口e融”通过线上平台提供的服务,实现了客户从申请、审批、合同签署到出账的全流程在线化管理,提高了融资效率,降低了操作成本。风险管理方面,通过与国家外汇管理局牵头搭建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等平台对接,利用大数据和先进算法开发跨境贸易场景授信模型,由系统自动完成客户准入筛选及授信额度核定,切实提高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使更多中小微企业享受到融资便利化政策。综合服务方面,推出“1+3”的“融资+结算”一站式跨境综合服务方案,“1”即“出口e融”,满足企业短期贸易融资需求,“3”即“跨境e盈”“跨境e兑”“跨境e汇”三个子品牌,分别满足企业资金增值、跨境汇兑等方面的需求。截至2024年9月末,自“出口e融”上线一年来已有超过2000户企业申请该服务,累计对小微客户放款超30亿元。
二是以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