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美国对我国加征新一轮关税的相关影响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23期

基于历史经验,如果不启动新的贸易调查,笔者认为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实施时点最早或在2025年二季度;若重新进行贸易调查,额外关税实行时点最早或在2025年下半年。综合考虑特朗普政策主张的矛盾点、中美经贸摩擦对于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产业链溯源的实操性、近年来我国企业出海步伐提速以及出口结构的多元化,预计美国新一轮对我国大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幅度或低于60%,整体而言美国若加征新一轮关税对我国出口有冲击但幅度可控。

 

2018—2019年中美经贸摩擦回溯

加征关税内容及实施情况

在上轮中美经贸摩擦中,特朗普通过启动贸易调查的方式对我国加征关税,从发起调查到关税落地实施历时约一年。从美国的法律框架和制度流程来看,美国总统可以调用美国《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201-204节(以下简称201条款),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同时美国总统对于三个条例调查部门的负责人具有提名权,美国参议院对于总统提名的负责人具有批准权。2017年8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正式对我国开展“301调查”,并于2018年3月发布相关调查报告。2018年6月美国政府正式发布对我国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其中2018年7月6日起美国对我国约34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2018年8月23日起美国对我国约16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

在2018—2019年中美经贸摩擦期间,美国自我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水平大幅提升。自2018年6月以来,美国共分三轮以“清单”的形式对每年从我国进口的超30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第一轮涉及的我国对美国出口商品价值达500亿美元,加征关税税率为25%。第二轮美国对我国价值20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10%的关税,于2018年9月24日生效,并进一步于2019年6月15日将税率提升至25%。第三轮涉及的我国对美国价值达30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5%,但最终仅对其中的1200亿美元规模的商品生效,且随着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对应关税于2020年2月14日正式减半至7.5%。根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测算,此轮中美经贸摩擦发生后,美国自我国进口商品的整体关税税率从3.1%大幅升至21%,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后整体关税税率略微降至19.3%。

在商品维度方面,2018—2019年中美经贸摩擦期间,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商品覆盖面较广,被加征25%关税的商品受到明显冲击。在总量层面上,PIIE研究显示,直至2020年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后,受关税波及的美国从我国进口的商品占美国从我国总进口商品的66.4%。从涉及商品品种看,综合前述三轮(共计四次)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的情况,以2017年中美经贸摩擦发生前的美国从我国进口规模为基础,燃料、皮革、预制食品、动植物制品、交运设备、服装、金属等美国自我国进口的商品中关税覆盖比例超过80%,玩具、运动装备和矿产品等美国自我国进口的商品中被关税覆盖比例相对较低,处于18%—40%区间。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数据,自2018年美国加征关税逐步实施后,加征25%关税的我国商品出口规模(美国从我国进口)自2018年7月开始下滑,在2019年我国出口规模下滑态势更为明显。2019年9月1日美国对我国加征7.5%关税开始生效,商品规模(美国从中国进口)也同时间开始快速下滑。

受美国加征关税的冲击,我国部分商品对美国出口份额回落明显。当前,我国对美国出口结构中的机电产品占比仍最高,杂项制品和纺织制品位居第二、三位。从海关总署数据口径观察,以海关编码(HS)分类标准为参考,2019年,我国对美国出口贸易中,包括交通运输设备、皮革、贱金属、动植物制品等商品的出口同比跌幅多超过20%,对美国出口份额减少0.13至0.38个百分点不等,这与美国三轮加征关税所覆盖商品相互验证。截至2023年末,在我国对美国出口结构中,机电产品仍然占比最高,为42.52%,但较2017年水平已有明显回落。其次为杂项制品(包括家具、灯具、玩具、运动用品等)和纺织制品,占比分别为13.21%和9.16%。

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

2018—2019年的中美经贸摩擦,短期引发“出口预支”现象,长期则导致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显著回落,并推动部分行业和企业借道东盟等地绕过美国关税限制。

虽然中美经贸摩擦正式发生于2018年7月6日美国对我国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起,但在2017年8月14日美国贸易代表宣布开始对我国开展“301调查”后我国出口商开始加快生产和出口节奏,尤其是2017年12月美国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将我国描述为“修正主义国家”和“战略竞争对手”,这也推动了在2018年一季度我国出口商进一步加快备货与出口。2018年,我国对美国出口实现10.77%的同比增长,高于同期整体出口增速。

长期来看,由于中美经贸摩擦的持续加剧,2019年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录得12.9%的跌幅,但同期无论是我国整体出口还是我国对非美经济体出口均实现同比增长。对比2018—2019年各主要贸易伙伴在我国出口中的份额,可以看到美国的份额从2018年的19.3%降至2019年的16.7%,降幅高达2.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东盟出口我国份额出现明显上行,涨幅录得1.5个百分点。从美国进口的视角来看,2018—2019年间,美国进口份额结构中我国对应份额从21%明显回落至18%,同期东盟、欧盟和墨西哥的份额分别提升0.98个百分点、1.47个百分点和0.74个百分点。我国和美国进出口份额结构变化的背后或反映国内部分行业和企业通过转口贸易等形式借道以绕过关税限制。

 

未来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的推演及影响

落地时点

如果不启动新的贸易调查,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实施时点最早或在2025年二季度(针对原有对我国加征关税的商品)。目前来看,特朗普再次上任后可以快速提名合适的人选担任前文所述的三个条例调查部门的负责人,提名和确认最早可以在2025年一季度完成。如果特朗普想较快落地加征关税,可以在之前的调查结果上调整加征关税幅度。参考2024年9月16日,拜登政府时期USTR宣布了对中国“301条款”关税的最终修改措施,决定维持特朗普政府时期对我国征收的“301条款”关税,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对价值180亿的我国商品加征关税,新规于2024年9月27日起开始生效。在此假设下,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或最早于2025年二季度落地。

若重新进行贸易调查(或扩大对我国加征关税商品范围),额外关税实行时点最早或在2025年下半年。若特朗普选择我国对美国出口重新调查以推动其竞选时宣称的对我国普遍加征60%关税,则应参考前面对于2018—2019年中美经贸摩擦的复盘,同时考虑美国方面已有调查积累的相关经验,预计从调查启动到政策最终落地时间或最快为6个月,关税开始实施时点或最早在2025年下半年。

加征关税幅度及影响

一是对于美国加征关税的幅度,基于历史经验以及中美经贸摩擦对于美国自身经济的负面影响,此轮关税大部分商品加征幅度或低于60%。具体来看:

一方面,历史经验显示特朗普竞选时的政策主张与胜选后实际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