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中国出口的韧性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23期

2024年我国出口平稳增长,贸易竞争优势持续显现。10月份伴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集中发力、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出口增速表现出了积极的增长态势,增速超预期创年内新高。随着11月美国大选特朗普再次当选,内外部环境将更加错综复杂,我国出口发展面临若干挑战。笔者将从出口整体趋势、贸易伙伴、所涉及产品行业、贸易方式以及贸易主体探讨我国出口长短期趋势,并进一步做出展望。

 

出口复苏势头明显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

2024年我国出口复苏势头良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显著。2024年以来我国出口增速再次由负转正,扭转了2023年新冠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的出口增速回落态势,并显著高于疫情前水平,前10个月出口在海外补库周期启动以及消费需求强劲等因素的带动下持续回升,同比增长5.1%,贸易顺差7852.7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见图1)。从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占比看,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占GDP的比重为19.6%,较2023年同期高出0.4个百分点,显著高于2019年疫情前同期17%的水平。从占全球份额看,2024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达到14.3%,比2023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较2019年疫情前同期显著高出约1.8个百分点。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2024年以来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逆转了2022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第四季度的负向影响,转为正向拉动,前三个季度贡献率均值为23.6%,显著高于2019年同期均值17.3%(见表1)。

Snipaste_2024-12-12_10-53-07.jpg

Snipaste_2024-12-12_10-53-20.jpg

值得注意的是,10月单月出口数据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增长大幅提速。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0月出口超出预期,创下三个新高:出口同比增速11.2%,创2023年5月以来新高;规模达到3090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也是年内最高点。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不可抗力的短期扰动,受此前台风等极端天气扰动港口运输、美码头工人罢工等事件影响,导致出口滞后、积压货物拖延至10月陆续发出;二是2023年同期基数偏低,2023年10月,出口同比下降6.6%,而过去五年平均值正增速5.8%;三是美国大选前的抢出口,10月特朗普胜选预期增强,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使得企业为规避可能到来的关税提前抢出口。

 

以东盟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已成为拉动我国出口的重要力量

东盟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对东盟等新兴经济体的出口持续高速增长。美国和欧盟曾长期占据我国出口市场的前两位,但自2018年中美经贸摩擦以来,我国对欧美的出口份额持续下降。特别是对美国的出口份额,从2018年的18%高点降至当前的约14%。与此同时,对东盟的出口份额呈持续上升趋势,从2018年的约12%提升至2024年以来的16%以上(见图2)。我国出口的高增长正逐步转向以东盟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2024年1—10月对东盟出口为4741.1亿美元,相对于新冠疫情前2019年累计增速高达65.1%,对于非洲和拉美等新兴经济体出口为3742.4亿美元,累计增速超70%。而对美国、欧盟、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出口2024年1—10月分别为4281.6亿美元、4285.4亿美元和2461.9亿美元,累计增速维持在20%—30%左右的低位(见图3)。

Snipaste_2024-12-12_10-53-11.jpg

Snipaste_2024-12-12_10-53-15.jpg

新兴经济体需求结构的多样化为我国出口产业链升级和优化注入新动力。近年来,新兴国家和地区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转型,以及快速增长的中产阶层对高品质消费品、医疗设备以及清洁能源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拓展产品线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动力。在此过程中,我国加强与东盟等新兴经济体的双边和多边合作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出口竞争力,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的活力。目前东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等出口的核心市场,2024年1—7月我国对东盟出口新能源汽车达19.2万辆,同比增速22.4%,占对东盟出口总量的56%。与此同时,我国依托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和技术优势,积极推动金砖国家新兴产业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对扩员的金砖国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