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策对美元的影响回顾与前瞻
特朗普再次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给世界政经格局和金融市场带来巨大不确定性。“特朗普交易”已经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显著波动,美元汇率是首当其冲的一个交易领域。截至2024年11月22日,美元指数较特朗普宣布胜选的前一日(11月5日)上涨3.5%。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前曾在竞选中表达了“弱美元”的政策主张。那么,究竟应如何看待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的美元汇率走势?从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期的市场动向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此外,也需要看到,美元汇率的决定因素复杂多变,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的形势与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具有较大差异。对此应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研判,同时进行积极应对。
美元汇率受到多重因素影响
从传统的国际金融理论来看,一国汇率可能受到内外部政治经济、金融市场供求、意外风险冲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在现实中市场运行复杂而多变,具体的影响因子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总体来看,以下是对于美元汇率而言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最为重要的是美国内外部经济的基本面。由劳动生产率、物价、就业、贸易等经济基本面决定的国际资本流动是影响中期美元汇率强弱的关键因素。例如,如果美国经济呈现长期的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将会形成美元汇率贬值的驱动力量。再如,就业与物价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取向的最重要考量,如果经济过热,将导致物价上涨,美联储必然会实施紧缩政策,在利率平价力量推动下,国际资本流入将会显著推升美元汇率。与此同时,外部经济的基本面也很重要。在给定美国经济基本面背景下,如果决定美元指数的其他主要货币所属经济体相对美国经济更为强劲有力(或更为弱势),那么美元汇率也会面临相应的贬值(或升值)压力。
美国政府特别的政策取向会影响美元汇率。无论是基于对平衡国际收支、制造业回流、支持美元国际地位等政策取向,还是迎合部分选民诉求、打压竞争对手、保护美国就业、产业、技术或国家安全等特别政策考虑,历届美国政府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特别的“强美元”或“弱美元”主张。例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通过“广场协议”对日本进行打压和推动美元兑日元汇率贬值;再如,1995年鲁宾担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后提出,“强美元”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因美元走弱会损及美元的超级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和从国际市场低成本筹资的能力,此后美国政府一直重申“强美元”政策。但在特朗普首次出任美国总统时期,美国开始偏离这一主张,转而强调美元贬值有利于美国出口和降低贸易逆差。
此外,金融市场的其他复杂因素也会对美元汇率产生显著冲击。例如,特殊时期各国竞争性汇率贬值政策、金融市场的避险情绪等,都会显著影响美元汇率。特别是基于美国综合国力、金融市场容量和美元独特的国际地位,在战争、金融危机等意外冲击引发巨大不确定性时,国际资本一般会将美元视为避险货币,在相应时期内会导致美元汇率升值,显著偏离经济基本面的决定作用。例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美元汇率显著升值。
特朗普第一任期政策对美元汇率的影响
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特朗普首次出任美国总统的任期内政策主张特色鲜明,“美国优先”口号煽动性很强。在美元汇率方面,美国政府与美联储存在意见分歧和频繁争论,前者希望干预美元走势,认为美元应该贬值,从而推动美国出口;后者更看重美元币值稳定与货币价格锚作用,坚持美联储独立判断市场行情和美国货币政策方向。总体来看,在第一任期内,特朗普的政策取向对推动美元汇率走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美元指数显著下跌,期间虽有波动走强,但与前任奥巴马政府和后任拜登政府时期相比都明显偏弱。从具体走势看,美元指数在2017年1月特朗普上任前处于103点附近的相对高位,至2021年1月特朗普任期结束时降到90点左右。分阶段来看,美元指数波动显著,曾于2018年初最低降至88点左右,之后走强至2020年3月的102上方,此后再度回落。
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实施促使美元汇率走弱的政策主张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频繁口头干预和制造议题,引导预期。美国汇率政策是财政部主导,总统一般不会评论。但是特朗普屡屡打破惯例,通过“推特治国”方式,频繁抱怨美元强势正在将美国经济推向深渊,指责欧盟、日本、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故意操纵汇率赢得出口优势。同时,特朗普在任期内推动美国财政部多次将日本、韩国、德国和等盟国列入“汇率操纵国”观察名单,甚至在2019年8月毫无依据地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第二,奉行“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限制外国资本。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期间,对内大规模减少企业税负,将美国企业所得税由35%降到21%,对外奉行单边保护主义,采取了加征进口关税、退出多个国际合作组织等举措。
不过,美元指数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走弱并非完全得益于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和保护主义举措。美元在2017年和2020年两个年度的显著走弱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2017年,特朗普推动竞选时承诺的削减税收、加大基建支出、放松监管等政策进展缓慢,显著削弱了市场信心;同时,欧元区、日本、英国和加拿大等经济体加快复苏,市场一直预期这些经济体央行将会退出负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决定美元指数的篮子货币对美元纷纷升值。2020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美国政府推出了空前的财政和货币双宽松政策,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显著走高,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跌,与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