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全球经济显韧性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24期

【事件】2024年10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称,全球经济保持了异常强劲的韧性,预计2024年和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但不同地区的增长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面临不均衡的复苏挑战。

 

深入分析全球经济在后新冠疫情时代呈现出的典型特征及其内在机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全球经济运行规律,也为判断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走势提供了重要参考。2024年全球经济呈现出以下三大典型特征:

第一,经济增长趋于稳定。全球经济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通货膨胀和货币紧缩政策等多重冲击后,并未陷入此前普遍预期的衰退当中,反而呈现出较强韧性。全球经济没有陷入衰退,至少有两大原因:一是发达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表现异常强劲。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维持在历史低位,工资增长较为稳健,增强了消费者信心,维持了家庭消费需求,从而对整体经济形成支撑。二是各国政府和央行在新冠疫情后的复苏过程中采取了灵活的政策组合,以平衡经济增长与通胀压力。尽管货币政策趋于紧缩,但财政政策在某些领域仍然积极。

第二,经济增长仍然缓慢。尽管全球经济增长趋于稳定,但复苏进程缓慢。2020年至2024年很可能成为冷战结束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最为缓慢的五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疫后经济复苏的“长尾效应”。尽管新冠疫情期间的剧烈冲击逐渐减弱,但其长期影响仍在拖累经济增长。例如,新冠疫情期间大量劳动力退出市场(如提前退休、职业转换等),导致一些经济体长期劳动力短缺,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二是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和负面冲击。乌克兰危机长期化、中东冲突扩大化等因素,导致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波动。三是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速放缓。一方面,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加速了全球化的退潮。供应链的区域化和“友岸外包”导致更高的贸易成本和效率损失,抑制了全球贸易增长。另一方面,不确定性增加、利率上升和区域化趋势减少了跨国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