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指引》护航外汇展业改革成果

来源:《中国外汇》2025年第2期

2023年1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外汇局)发布《银行外汇展业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23年第1号,以下简称《展业办法》)。近期,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在国家外汇局指导下,发布《银行外汇展业客户尽职调查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尽调指引》)、《客户外汇合规风险等级分类指引》(以下简称《分类指引》)和《银行外汇风险交易监测体系建设指引》(以下简称《建设指引》)等3项行业指引规范(以下简称《指引》)。《指引》的发布是对前期外汇展业改革试点经验的提炼总结,是从经验到科学的转化,标志着外汇展业改革从“试验田”走向“标准化”,从“局部试点”走向“全国推广”。中信银行作为首批外汇展业改革试点银行,构建了事前尽职调查加分类评估、事中差异化审核、事后监测的外汇展业整体框架,在总行端形成了统筹便利化与防风险的制度性、系统性安排,外汇风险防控能力和自身管理效能持续提升,便利化政策效果逐步凸显。

 

细化要求  规范流程提质效

《展业办法》是银行外汇展业的基础性、框架性制度,《指引》围绕《展业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具体执行规则以及流程建设的质量要求,赋予改革整体方案设计以实质与深度,就流程再造的关键环节研究银行义务设定的边界与合理性,兼顾客户感受、市场成本和真实性审核要求,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合规展业准绳,为银行展业工作的具体落实指明了方向。

具体看,《指引》为银行在客户尽职调查、客户风险等级分类、风险交易识别等具体操作层面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意见,降低了银行试错成本,让银行少走弯路,推动银行在基础设施框架上实现“全行一盘棋”,在外汇业务流程上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在管理上统筹促便利和防风险,有效提升外汇展业工作质效。

 

遵从意愿  按需采集赋发展

《指引》充分平衡了信息丰富度、客户体验和银行展业成本,指导银行合理设定客户尽职调查要求,并且满足一定条件的客户可向银行申请参评一类客户,尊重客户自主选择,而非“一刀切”,充分发挥市场经营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更多客户享受便利化的外汇服务,使外汇展业改革落到实处。

具体看,《尽调指引》发布的32项尽调要素分为“基本信息类+外汇展业信息类”,体现“基本性”“可得性”必要性”和“非强制性”。从渠道看,尽调要素的主要内容基本可通过银行内部信息复用、人工或第三方查询、监管部门公开或推送等方式获取;从内容看,尽调要素是后续分类及监测的必选要素,并且遵从客户自愿原则采集,即使客户不愿提供,银行仍可按现行政策办理外汇业务。

实践中,中信银行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一套较为详实的尽调要素,主要依托行内现有数据湖采集信息,极少部分由经营单位基于展业需求采集,最大限度降低了银行工作量和客户打扰度。

 

主观能动  自主设计促创新

《指引》充分发挥银行主观能动性,兼具指导性又充分尊重银行自身实现方式的灵活性。《尽调指引》授权银行可在32项底线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行内实际情况自行划定尽调范围,并采取适当的尽调方式和渠道。《分类指引》使银行得以在指引框架下,遵循“以业务特征为根本”的原则,自主选择客户分类要素、自主赋分、自主选择技术路径,从而实现行业规范性和银行自主性之间的平衡。《建设指引》提炼和明确了银行监测体系建设各环节的标准和要点,引导银行充分考虑自身业务特点、风险状况和管理模式,采取合理措施自主设计监测标准、设置人工识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