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业务平稳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2024年10月发布报告《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预计2024年全球商品贸易将增长2.7%,但2025年全球贸易前景尚不确定,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仍是影响贸易前景的主要风险因素。现阶段,在国际贸易开展区域(尤其在亚洲地区)及大宗商品贸易中,信用证结算方式仍占有一席之地,国内信用证结算量也随着客户需求增加逐年增长。新的一年,商业银行仍需做好单证类业务运营,关注国际惯例、合规要求和业内发展前沿,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更好开展境内外贸易做好金融服务支持。
2024年信用证业务平稳发展
信用证业务技术层面内容更新
首先,继2024年3月《关于审核UCP600下单据的国际标准银行实务》(ISBP821)发布后,国际商会启动了新一轮ISBP修订,现正在征求各国意见。此次ISBP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内容较为广泛,包括预先考虑事项中增加制裁条款、多余细节、参照解读、预先接受不符点、歧义条款等,其中总则部分增加所有单据、不得延迟、非单据条款、直接寄单、单据细节等内容;汇票部分增加信用证汇票使用的指导条款、汇票背书条款修改等内容;发票部分增加发票名称、修订免费货物条款等内容;运单部分修订多式联运第一程处理、卸货港批注、到货地城市名是否可代表港口等各类单据修改提议;增加对产地证和装箱单基本要求的条款等;对是否增加数字化内容及一些国家国际商会委员会提出的建议进行意见征求。ISBP修订建议内容比较多且后续意见可能不统一,将在2025国际商会(ICC)年会上继续讨论。
其次,在2024年ICC案例意见中,有以下几个案例值得关注。一是关于TA937案例意见,信用证要求空运单据装货地、卸货地为任一欧洲机场和巴拿马机场,提交的空运单为阿姆斯特丹和巴拿马城而不是机场名称,ICC结论是只要信用证要求未指定具名的港口或机场,运输单据上港口或机场位置显示指定地理区域内的城市即可满足审查目的,这也和货运实务相匹配。二是关于TA938案例意见下信用证出现多个通知行角色,经反向追溯,第一通知行未正确履行通知行义务验证信用证的真实性,也未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后续的第二通知行、第三通知行。需关注的是信用证开证人多次出现在欺诈网站黑名单上,且信用证存在多重传递的复杂性,通知行需关注信用证通知业务的操作风险。三是关于TA943案例意见,在任意银行议付信用证项下,寄单行向通知行递交单据,面函上表示“经同意寄出单据(ON APPROVAL BASIS)”,单据在通知行寄送开证行的途中丢失,案例结论是可以不经审单寄送开证行,除非指定行同意承兑或议付,否则银行没有义务审单。实际操作中,为了适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第35条,建议指定行审单并在寄单面函上注明单据相符。四是关于TA945案例意见,开证行声称收到了未损坏但没有单据密封包裹,指定行提交了始发地到目的地重量相等的证明,案例结论是包裹内容物丢失符合单据丢失的定义,根据UCP600第35条无需快递公司出具单据在运输过程中丢失的证明。因此,银行在寄收单据时,建议使用监控等手段记录包裹状态,避免出现纠纷。
最后,2024年ICC发布了第6期至第11期技术咨询简报,上述简报主要对业务中常见问题进行小结,有助于指导信用证相关方顺利推进业务处理。第6期技术咨询简报包括国际商会重要指导文件的汇编和摘要(关于汇票使用、信用证格式指导文件、装船批注建议、严格相符原则提示、制裁条款的相关指导意见);第7期技术咨询简报对发票名称和功能进行了小结;第8期技术咨询简报对信用证项下证明书的处理相关国际惯例条款进行了总结;第9期技术咨询简报对向开证行直接交单进行了阐述,并强烈建议此种情况下开证行应先联系指定行确认以避免重复交单风险;第10期技术咨询简报内容是关于UCP600项下受益人如何接受和拒绝修改;第11期技术咨询简报解释了贸易融资的定义及功能。
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向好
2024年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延续向好态势。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3-2024)》,国内信用证结算总量规模超3万亿元,增幅达24.9%。202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1280号建议的答复涉及国内信用证业务,该答复从建立统一的电子信用证信息交换系统、优化国内信用证办理手续、降低开证手续费和融资成本、加大国内信用证的宣传力度四方面展开,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国内信用证推广力度,在平衡成本收益的前提下,加大对中小企业作为国内信用证受益人的融资支持力度,降低客户综合成本,更好满足市场和企业需求,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实际业务看,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主要是由国内信用证福费廷融资需求拉动,这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规定付款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对票据承兑余额、保证金余额等限制使票据业务受限,以及经济疲软导致银行信贷规模无法完全使用,部分信贷规模转向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等因素有关。国内信用证福费廷融资利率较贷款利率低,二级市场买卖有助于银行增加中间收入及调整资产规模,支持了实体经济融资。银行应关注贸易背景真实性和企业信用风险,以及福费廷流转中的承兑报文有效性、款项让渡连续性等操作风险,保证业务平稳健康发展。
2025年信用证业务稳健前行
展望2025年,全球经贸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特朗普政府大幅增加关税的威胁,也有经贸拓展、内外贸一体化协同发展等机遇。商业银行应贯彻落实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精神,持续做好对稳外资、稳外贸的金融支持,信用证业务仍然是重要国际结算基础产品之一,银行应继续关注信用证业务领域最新形势,保证业务稳健运营。
强化信用证业务对稳外贸稳外资的支持
2024年11月,商务部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