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跨境外汇支付 提升跨境电商金融服务质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积极应对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近年来,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发展迅速,成为促进我国贸易增长、优化贸易结构的重要引擎。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作为全国首批跨境电商外汇支付业务试点地区,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北京市分局)主动顺应外贸新业态的发展趋势,指导辖内支付机构和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为市场主体跨境交易提供小额、快捷、便民的经常项下电子支付服务,提升对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的金融服务质效。
跨境电商发展与跨境外汇支付相关政策的历史沿革
跨境电商开始起步,缺少配套政策支持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电子商务开始逐渐崭露头角。1995年,亚马逊(Amazon)成立,标志着在线购物新时代的开始。2000年前后,随着阿里巴巴国际站、敦煌网等一批境内跨境电商平台的逐步建立,我国跨境电商开始兴起。Amazon、亿贝(ebay)、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大型电商平台为卖家和买家提供了一个集中的交易环境,使得跨境交易更加方便和可信。在此阶段,跨境电商的规模和覆盖范围相对有限。
与传统贸易相比,跨境电商具有小额、海量、电子化的突出特点。单笔金额小、笔数多,交易通过线上达成,客户群体相对长尾,大部分业务仅可提供电子交易信息,导致银行难以通过传统的人工审核合同、发票和报关单等真实性材料的方式为跨境电商办理资金收付。为顺应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趋势,满足市场诉求,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始积极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审核方式和更加便利可靠的结算途径。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跨境外汇支付试点政策出台
2010年以后,全球贸易一体化程度不断增长为跨境电商提供了业务基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为跨境电商提供了技术支持,国际物流和支付系统发生突破性的改进,提高了跨境交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跨境电商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黄金十年”。在此时期,“海淘”开始真正走进我国千家万户,我国跨境电商企业也加快出海,相关市场资金跨境结算需求日益增长。
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13年在北京、上海、浙江、深圳、重庆等5个地区开展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支付机构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办理资金收付业务。业务范围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项下留学教育、酒店住宿、航空机票等场景。2013—2014年,北京地区先后有10家支付机构参与试点。2015年相关试点扩大至全国,并扩大了服务贸易试点业务范围,将单笔交易金额限额上调至等值5万美元,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满足跨境电商的结算需求。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政策的出台,解决了我国跨境电商资金结算的难题,助力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跨境电商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正式建立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行业监管
2019年前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大,跨境电商开始呈现多元化和垂直化的发展趋势。除大型综合平台外,出现了专注于特定品类或地区的跨境电商平台。同时,一些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AI)、大数据和区块链也被应用于跨境电商领域,提供更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跨境电商进入到“精耕时代”。
2019年4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界定了业务边界,明确了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原则和依据,并对交易审核、交易信息采集、外汇备付金账户管理、负面清单、业务抽查等方面提出要求,进一步压实了支付机构及其合作银行的真实性审核责任。《办法》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基于对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的研判,出台的具有行业前瞻性的法规,以满足跨境电商创新业务诉求,促进行业“防风险”和“促便利”的协调发展。外汇局北京市分局按照《办法》相关要求,完成辖内支付机构的正式准入,批准符合条件的支付机构和银行开展相关业务,境外支付机构也通过在境内合法持牌方式展业。支付主体的多元化,不仅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多样的跨境支付选择,也通过竞争带来更优质的跨境金融服务。
新形势下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以美国“特朗普关税2.0”政策为代表,贸易保护主义给跨境电商发展带来明显冲击。2025年2月以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一方面宣布取消800美元以下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另一方面累计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0%关税,导致各大国际物流商集体对中国对美物流涨价,并对每票包裹预收35%关税保证金。取消小额豁免政策和加征关税导致清关时间增加、物流效率下降以及商品物流和税务成本显著上升,导致商品利润或价格优势下降。此外,美国针对性的政策将极大影响跨境电商商家对美经营的信心。虽然美国在不到72小时内暂停取消“小额豁免政策”,但跨境电商对美出口明显下降,甚至部分跨境电商开始取消对美出口的打算。据彭博社发布的消息,自2025年2月4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正式实施起,前5日希音(Shein)在美销售额下降16%—41%,拼多多海外版(Temu)在美销售额下降32%。
二是跨境电商境外运营成本持续高企。跨境电商境外的税务、物流、仓储成本及广告费用等境外运营成本通常占境外销售收入的50%—60%,且相关成本还在进一步上升。如谷歌(Google)和脸书(Facebook)的广告单价年增12%,虾皮(Shopee)和来赞达(Lazada)的佣金率近期上调了6%—8%;Amazon虽然推出了低价商店,但要额外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