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来了,中国外贸应如何应对
美国总统特朗普自称“关税人”,在第二任期继续挥动关税大棒。特朗普的做法逆转了全球过去几十年关税整体下行的趋势,形成的“关税高峰”和关税混乱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带来了严重影响。尽管有诸多反对和不理解的声音,同时特朗普增加了90天的谈判缓冲期,但美国使用其优势霸凌其他国家的行动恐怕不易改变。准确把握相关单边主义措施的本质,增强信心和定力,以我为主积极行动,有望实现中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其他贸易伙伴带来更为稳定的发展预期和市场空间。
对等关税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演进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发布1月20日上任以来的第111个总统行政令——《通过互惠关税来规范进口,以纠正造成美国年度商品贸易逆差持续存在且巨大的贸易行为》(EO14257)。在这个行政令中,特朗普根据美国宪法及《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国家紧急状态法》《1974贸易法》第604节和《美国法典》第3篇第301节的授权,以及美国贸易伙伴执行抑制国内工资和消费的经济政策,从而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构成异常且非同寻常的威胁,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作为应对措施,特朗普政府对自除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外的所有美国有顺差的贸易伙伴进口加征10%的对等关税,并根据2024年与其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占美自其进口额的比重的一半加征差异化的对等关税。需要说明的是,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不加征对等关税并非出于善意或考虑盟友关系,而是已经在此前的总统令中对两国商品加征了25%的关税(对美国所缺的能源、钾肥暂行按10%加征从价税)。
中国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按照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给出的对等关税计算方式,将被加征34%的对等关税。特朗普在总统令中明确,当天发布的另一总统行政令《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成阿片类药物供应链低价值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的进一步修订》(EO14258)对于从中国进口的低价值产品进行单独征税,所有与涵盖物品有关的关税和费用按照该命令的要求征收。特朗普还以减少转运和避税风险为由,规定对等关税和此后任何后续命令中,对中国物品征收的从价税同样适用于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特朗普威胁其他国家不要对美对等关税报复,否则将面临更多报复。中国对美国无理加征的对等关税做出了迅速回应,对等反制对自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并将部分重稀土元素纳入出口管制体系,对美国部分不公平贸易行为开展调查。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信息,持续提高对华商品加征的对等关税税率至125%,并授权90天内全面暂停对其他没有报复国家征收高于10%的对等关税。中国采取了坚决回应,也将自美进口商品的从价税额外提高125%,并宣布不再与美国做“数字游戏”无意义地提高关税。4月13日,美国宣布对智能手机、电脑及其他电子产品不征收对等关税。4月22日,特朗普在公开讲话中承认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关税过高,预计税率会大幅降低。
对等关税违背国际规则和美国承诺
特朗普一直强调,美国给其他国家的关税远低于其他国家对美产品设置的关税,乍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本质上却是混淆视听。作为当前的全球经贸体系的基本框架,世界贸易组织(WTO)吸引了全球绝大多数贸易参与方。原因是什么?并不是因为美国作为主导WTO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成员方的强势地位,而是WTO所坚持的确保贸易尽可能公平、尽可能开放的目标。按照WTO官网给出的解释,如何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答案是通过协商规则并严格遵守。通过1986—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叠加此前几十年的GATT谈判,目前WTO各成员的关税水平是持续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结果。以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的新规则为例,30项协议总共达到了3万页。这些规则包括了WTO所有成员对国际经贸秩序的承诺,而且都通过各国立法机构转化为国内的法律。此次美国提出的对等关税,直接违反了多边秩序,破坏了WTO最基本的规则——最惠国待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对于基本规则的尊重和承诺履行,各方对美国履行其他多边规则的义务也必然失去信心。由于美方的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缺乏互信在近年来中美两国关系中变得日益突出。而这次对等关税直接将美国这种行为逻辑展现到全球所有贸易伙伴面前,损害了美国长远的利益和国家信誉。
市场对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无常表达了直接的担忧。自1月20日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股市跌跌不休。即便特朗普信守承诺在4月2日公布了对等关税,市场不确定的“靴子”并未落地。即便特朗普表示将暂缓90天再征收对等关税,资本市场也仅在略有回弹后继续全线下锉。特朗普对于智能手机等产品暂缓征收对等关税同样无法缓解市场的忧虑。因为目前美国不仅无法从机制上遏制特朗普的征税冲动,而且改变关税这种关键和基础性的关键政策变量的决策成本一再降低,从需要国会经过深入调研、漫长辩论和反复征求各方意见以寻求一致,变成总统发布行政令即可实施,再进一步简化到特朗普随手发布的一条社交媒体信息便能左右方向。对于各国而言,美国市场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的山芋”,美国的承诺不再可信,对美做出让步可能换不来美国的理解与认可,反而遭到更为贪婪的要求,新的关税威胁随时可能降临,对美态度相应不得不进行根本性转变。
对等关税对中国外贸的可能影响
尽管对等关税对于美国的伤害巨大,但在特朗普崇尚关税、无视关税损害的坚持,以及部分美国企业因贸易保护对政策表达支持的情况下,相关举措不一定会退出历史舞台。如果对等关税变成长期的美国政策,使得美国部分或较大改变其低关税的政策,中国外贸无疑将面临不小的影响。
一方面,对等关税将直接影响中美双边贸易。按照WTO总干事4月9日对贸易紧张形势的声明,中美双边货物贸易可能面临大幅萎缩的风险;WTO初步预测,中美两国间的货物贸易额可能下降高达80%。中美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在2024年中美进出口前10大类商品中,中国自美进口的产品中,矿物燃料(HS27)占比最高,为14.1%;机械(HS84)和电子机械(HS85)分别占12.1%和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