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以高水平外汇服务赋能江苏外贸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外汇》2025年第9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江苏是开放型经济大省,对外贸易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正处于从贸易大省向贸易强省转变、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以下简称江苏省分局)紧密围绕“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的重大使命,着眼长远加强系统谋划,立足当前抓好重点工作,持续推动外汇领域各项改革创新和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以下简称便利化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助力江苏外贸强韧性、提实力、拓潜能,为稳住全国外贸基本盘、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推进  夯实外贸稳定发展基础

强化高位部署。江苏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全省外贸进出口约占全国的1/8,是全国外贸规模增长、质量提升的“压舱石”和“顶梁柱”。持续推动经营主体跨境资金结算便利化,以高水平外汇服务助力贸易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求的重要举措。2024年,江苏省分局印发《关于以进促稳推动江苏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出台14条简政放权及便利化改革措施,主动作为,抓快抓早,强化政策落地实施。202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江苏省分局进一步围绕“稳量提质”抓便利化政策落实,统筹做优增量和放大存量,着力支持巩固外资外贸基本盘。

健全保障机制。一是推进履职机制重塑和管理流程再造。建立健全省市联动、汇银协同的工作机制,全力打造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外汇政策支持体系,深化“科技赋能”“数字赋能”,推动管理提质、服务增效。截至2025年3月底,省内已有近万家企业可凭电子单证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超6000家企业受益于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获得银行放款累计超1000亿美元。二是强化县域金融服务。聚焦江苏县域经济发达、全国领先的特点,出台《关于加强县域金融服务与管理全覆盖的指导意见》,指导全辖提级服务、条块协同,保障便利化政策在县域的直达快享。用好派出机构、银行直联网点、县域涉外经济服务站等平台,建立多维服务体系。三是畅通政策传导渠道。以“外汇服务银企行”等常态化主题活动为载体,面对面开展政策宣传、诉求搜集和解忧纾困,切实将市场关注的焦点、企业经营的痛点、政策传导的堵点转化为优化管理、改进服务的重点,提升经营主体政策获得感。

推动政策集成。充分发挥便利化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助推政策效用最大化。一方面,推动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等外汇领域改革创新政策落实落细,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截至2025年3月底,5项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已全部落地并实现省内市域、县域全覆盖,其中县域优质企业占比近五成。省内共有6186家优质企业在银行办理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约2485亿美元,企业家数和业务规模均领跑全国,“减单证、简流程”的便利化政策每年可为企业大幅节约财务成本,为稳住全省外贸外资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以便利化政策为牵引,引导金融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通过“便利化+”外汇服务,助力诚信合规的优质企业享受更多“集成”便利。一是鼓励各地用好人民银行政策工具,加大对涉外企业的融资支持。例如,外贸大市苏州市为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优质企业提供10亿元再贴现专项额度,以低息资金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截至2025年3月底已累计使用额度6.2亿元。二是指导银行实施融资增信、减费让利、线上办理、绿色通道、汇率避险等一揽子“便利化+”措施,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聚合多元支撑。促成汇政银企四方联动,持续提升外汇服务质效。一是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在准确传递服务实体经济政策导向的基础上,支持地方政府牵头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优化相关配套服务,为银行展业提供更多共享信息,共促外贸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银行提升展业能力与服务水平。指导银行打造精准传导和执行外汇便利化政策的“365”工程,促进银行转理念、强管理、优服务;依托便利化改革试点,加强对银行的政策传导、业务培训、风险提示和典型问题通报,开展银行检查回访调研,组织自律机制案例分享、经验交流,推动银行由依赖事中单证审核向事前尽调、事中差异化管理、事后监测转变,提升真实性审核的时效性、适配性与安全性。三是引导企业优化内部管理,通过正向激励和负向惩戒,激发银企自觉合规、审慎经营的内生动力,促进形成“越诚信越便利”“越合规越自主”的良性循环,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奠定基础。

 

重点突破  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激发制造业转型新活力。江苏制造业规模全国领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四年保持全国第一,贡献了全国约1/5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光伏新能源等16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1650”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江苏省分局以支持科技创新为重点,指导银行持续优化优质企业结构,优先将更多先进制造业企业纳入便利化政策适用范畴,针对性提供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为促进全省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和强链、补链、延链提供积极支持。截至2025年3月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优质企业中,专精特新、民营、中小、绿色贸易企业占比分别达23%、62%、80%和70%,覆盖电子信息、医药、新能源、船舶、纺织服装等重点行业。优质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规模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例近65%,助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出口增长的重要引擎。

拓展中间品贸易新空间。作为制造业门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的省份之一,江苏是国内外许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结点,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支撑点和融通点,具备拓展中间品贸易的独特优势。针对加工贸易在拓展中间品贸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江苏省分局把准江苏加工贸易占比高的地域特色优势,全力推动放宽加工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新政落地见效。新政支持企业在办理真实合规的进料对口抵扣业务时,进出口货款可直接在银行进行轧差净额结算,将原来的全额双向收支模式转化为轧差净额结算模式,大幅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成本,有效规避汇兑风险,提升跨境资金统筹使用效率。截至2025年3月底,加工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政策帮助企业减少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