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跨境融资便利化支持安徽科创企业创新发展

来源:《中国外汇》2025年第9期

2022年5月,安徽获批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安徽省分局(以下简称安徽省分局)深刻把握安徽“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围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坚持以系统观念促进政策集成和服务集成,深入推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改革,助力科创企业创新发展。

 

深刻把握安徽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安徽聚焦“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的“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3.6%,较2024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七位,连续十三年居全国第一方阵;2024年底,全省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3万家、居全国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业超3.5万家、居全国第5位。科技创新和科创企业已成为推动安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势能转变对金融外汇服务提出的新要求,安徽省分局以“科创出题、金融答题”作为发力点和突破口,以推进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扩围为支点,紧扣科创企业发展新要求,加强政策的组合运用和服务的协调联动,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金融支持科技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良好进展。安徽科创企业涉外收支占比逐年提升,2024年科创企业涉外收支占全省涉外收支的逾四成。

 

坚持系统集成  支持科创企业创新发展

强化系统观念,凝聚合力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有效拓宽了科创企业的融资空间。而政策实际落地成效如何,则取决于科创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效果。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推出以来,安徽省分局坚持系统思维,联合多方力量,合力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坚定不移为科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有力支撑。

为形成工作推进合力,安徽省分局找准政策推动共通点,将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融入高质量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合肥金改试验区等发展战略,夯实集成推进的机制基础。其一,主动加入科技金融工作专班,构建多部门协调、多层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其二,组建金融专家团、吸纳多家金融机构负责人作为成员,密切与行业主管部门、科技专家、科创企业家的对接会商,形成横向协作、点面结合的科技金融工作机制,合力解决科创企业在融资、结算、人才建设、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的关切问题。其三,合理运用考核激励,充分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引导其加大国际业务、授信、普惠等部门协作,鼓励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强与境外分行合作,拓宽科创企业跨境资金来源渠道。其四,加强与地方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沟通,为科创企业跨境融资争取增信支持,将推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纳入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一揽子举措,积极争取财政补贴,推动形成政策合力。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有22家中小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办理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累计签约金额8640万美元。

强化政策集成,协同发力赋能科创企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安徽省分局持续聚焦“四链”,在政策运用最大化上下功夫,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与其他举措相互支撑、相互贯通,形成“1+1>2”的政策效应。

一是优化跨境融资支持政策组合运用。跨境融资便利化是外汇管理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供给,对于有跨境融资渠道、特别是净资产规模较小的初创期企业和“投注差”额度较小的科创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在融资额度方面给予企业更大的选择空间。安徽省分局一方面锚定科创企业发展特点和融资需求,深入摸排、精准宣导、靶向培育,积极引导金融资源与服务向中小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助力畅通科创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外债登记改由银行办理试点,大幅缩短企业办理跨境融资业务的时间。例如,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仅用二十分钟便顺利为某科创企业办理了3244万外币的外债登记业务。此外,注重发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