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关税冲击之下跨境电商如何破局

来源:《中国外汇》2025年第9期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增速显著高于外贸整体增速,成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兴的跨境电商“四小龙”速卖通(AliExpress)、拼多多海外版(Temu)、抖音海外版(TikTok)、希音(Shein)崭露头角,其创新推出的全托管与半托管模式为大量电商中小卖家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便捷平台。过去几年,跨境电商平台借助全球主要国家对低价值进口货物施行的免税政策实现了税收优惠与通关便利。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特别是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同时宣布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跨境电商的海外营商环境已然发生变化,如何破局亟待探讨。

 

海外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变化及影响

小额包裹免税是促进贸易便利化的重要举措。所谓小额包裹免税,即对低价值进口商品免收关税或进口增值税,同时提供特殊的海关通关渠道,简化入境手续。该政策显著降低了小额包裹的跨境交易成本,企业和消费者均能从中获益。然而,个别国家认为跨境电商平台利用小额包裹免税政策输入了大量低价商品,导致当地制造业和零售业遭受冲击,财政部门也面临税收损失。2024年以来,一些国家取消免税政策,如巴西取消50美元以下包裹的免税政策;马来西亚对500林吉特(约合106美元)以下的低价进口商品征收10%的低价商品税;新加坡对进口价值低于400新加坡元(约合300美元)的产品征收8%的销售税;所有运往泰国的低价进口商品均需缴纳7%的增值税。

美国近期宣布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2016年,美国将小额包裹免征关税的门槛由200美元提高至800美元,进入美国的包裹数量激增。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数据显示,过去10年,进入美国小额包裹货物数量从2015年的1.39亿件增至2024年的13.6亿件,其中来自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商品占比超过六成。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以“保护美国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侵害”为由,宣布对我国全部商品加征10%关税,同时取消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此类商品一直通过无需缴纳关税的T86方式清关,新政策实施后,需转变为提交正式或其他非正式报关。由于美国海关此前并未做好处理巨量包裹的充足准备,2月5日,美国政府宣布暂停该政策。4月2日,美国政府在公布其“全球对等关税计划”的同时,宣布将于5月2日取消对中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小额包裹关税不断上调,按价标准提高至120%,按件标准提高至100美元(6月1日起调整至每件200美元)。然而,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特朗普于4月22日又表示将大幅下调对华整体关税,预计届时小额包裹关税亦大概率会有所下调。

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主要冲击跨境电商的企业对消费者(B2C)全托管模式。跨境电商渠道主要包括企业对企业(B2B)和B2C两种类型。B2B是指跨境出口企业与境外采购企业之间的公对公商业活动,侧重于批量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多涉及原材料、半成品或者批量的成品。由于出口规模远超所谓小额包裹免税的最低限额,“海运+海外仓”是B2B端主要的物流模式,与一般贸易的关税税率一致,不受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取消的影响。B2C是指出口企业直接向个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可以享受便捷的购物体验和多样化的商品选择,大型的跨境电商平台多采取B2C模式。根据卖家与平台的分工差异,B2C可分为全托管、半托管两种类型。在全托管模式下,卖家只需发货至国内集货仓,后续商品销售、运营、物流、售后等全部环节均由平台统一负责。买家在境外线上下单后,电商平台以直邮小包形式将货物空运至境外,单件小包金额大多低于800美元,适用于小额包裹免税政策。根据艾瑞网调查数据,B2B仍是当前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主要方式,占比约七成;B2C模式增长较快,占比由2017年的24.1%提高至2024年的33.1%。

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对全托管模式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税成本提升。如果小额包裹关税将按照商品金额120%或单件100美元孰高征收,而以Temu等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平均客单价仅10美元,关税将达到商品价格的10倍。二是履约时效延长,小额包裹的T86清关手续简便、时效快,一般会在24小时内完成清关,采用正式报关或其他非正式报关后整体履约周期会延长至3—5天,从中国发往美国的直邮包裹耗时将由7&mdas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