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金融外汇支持天津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来源:《中国外汇》2025年第11期

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十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以下简称天津市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自贸试验区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聚焦政策创新、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支持和指导下,推动实施了一系列金融改革创新项目,为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建设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系统性顶层设计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紧扣“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制度创新试验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战略定位,推进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深化。2015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金改30条),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深化外汇管理改革、促进租赁业发展、完善金融服务功能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支持措施,开启了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新的进程。2018年5月,国务院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从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和监管创新、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业务健康发展、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点举措。2023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若干措施的通知》,率先在包括天津在内的5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贸港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具体到金融领域,提出了开展新金融服务试点,压减相关金融服务审批时限,开展跨境购买境外金融服务试点,允许真实合规的、与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所有转移可自由汇入、汇出且无延迟等4项举措。2024年8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审议,《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实施,政策聚焦进一步提升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质效,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增强租赁、商业保理等行业国际竞争力,支持天津自贸试验区发挥好“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在推进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过程中,天津市分行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总体原则,准确把握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的实质与内涵,10年来推动实施了50余项含金量高、影响面广、集聚力强的创新政策和试点项目在区内落地。截至2024年末,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累计惠及区内各类经营主体9万户,新增本外币账户超过18万个,天津自贸试验区累计办理跨境收支4300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8700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5%和32%。从实践情况看,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实现了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的有机融合,贯彻了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有效推动了天津涉外经济的发展。

 

以外汇管理改革创新助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高效

持续推进外汇管理政策迭代创新。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天津市分行紧密围绕深化外汇管理改革、促进贸易和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便利服务各类经营主体的任务目标,持续强化外汇政策供给。先后于2015年、2018年和2019年发布三版外汇管理配套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支持天津自贸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创新。其中,2015年版《实施细则》成为金改30条落地后的首个具体实施细则,推出外债资金意愿结汇等18项创新政策,涉及经营主体贸易投融资的多个应用场景,有效提升外汇资金使用便利。2018年版《实施细则》在2015年版《实施细则》的基础上进行增补、整合和调整。2019年版《实施细则》从简政放权、提高投融资便利化、完善宏观审慎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大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集成改革创新力度,推出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简化外汇登记管理等6项便利化创新政策,助力经营主体资金使用降本增效。

在积极落实金改30条等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基础上,天津市分行扎实推动多项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政策提质扩容。经常项下,通过降低准入门槛、扩大试点范围,推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扩面增效。截至2025年4月末,全市优质企业达370家,试点银行19家,共办理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超500亿美元。资本项下,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显著提升,持续推进实施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降低经营主体脚底成本。截至2025年4月末,累计办理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6.7万笔,金额超48亿美元;推动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扩面提质,支持天津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积极推广资本项目业务数字化服务,提升外汇业务办理效率,截至2025年4月末,已有9家银行落地资本项目数字化业务,合计办理数字化业务超3000笔,经营主体政策获得感显著提升。

 

以跨境人民币政策优势赋能自贸试验区发展

天津市分行将“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纳入天津自贸试验区发展大局,用好用足自由贸易(FT)账户、贸易投资结算便利化等一揽子跨境人民币金融支持政策,以集成、创新、便利的跨境人民币政策优势为自贸试验区发展赋能。2024年,天津跨境人民币收付额首次突破5400亿元,同比增长39%,5年来业务量实现翻番。

引入并深化FT账户功能应用,有效支持自贸试验区企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天津自贸试验区首次引入FT账户。其后,天津市分行指导银行以创新为驱动,持续深化FT账户功能应用,不断丰富跨境金融产品体系。例如,依托FT账户实现“薪酬集中代发”结算新模式,大幅提升业务办理效率。探索“FT账户+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联动结算,推出“当日缴、次日达”跨境缴税和“一键网银”功能,提升企业跨境缴纳企业所得税效率近3倍。运用FT账户全功能资金池高阶功能“引资入津”,设计8类建池场景、归集资金超400亿元。推出FT账户优质企业“白名单”机制,支持上线银行为优质白名单企业优化产品服务、简化业务流程,提升企业体验感。截至2025年4月末,天津FT账户主账户超1400个、业务量超1.24万亿元。

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实现从区域试点到多地互认。2019年,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业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