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银行外汇展业的应用赋能

来源:《中国外汇》2025年第12期

2023年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广泛调研、审慎试点的基础上,发布《银行外汇展业管理办法(试行)》,鼓励银行加大合规资源投入、再造外汇业务流程。2024年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外汇展业3项配套法规文件,并指导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发布3项行业指引规范,进一步完善银行外汇展业规则。对银行而言,实施外汇展业不仅是平衡外汇业务便利化与防风险的机会,还可通过外汇展业流程体系与展业系统建设,实现优质客户拓展能力、客户服务能力、风险识别能力以及大数据整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赋能一线精准营销

在外汇展业模式下,银行需把好客户准入关,风险早识别、早发现,做好事前尽调,并根据企业客户外汇风险等级对其实施分类管理。其中,一类客户可适用最优便利化政策,收付汇及结售汇等业务可直接凭指令办理,大幅简化企业业务办理手续。对于实施外汇展业的银行而言,可依托客户风险等级分类来拓展优质企业、增强合作粘性,实现客户结构优化与市场份额扩张。具体而言,银行在建设外汇展业系统时,可考虑在事前环节设计获取新外汇客户、新客户尽职调查与分类、存量客户尽职调查与分类三种模型,并通过对接内外部渠道获取企业信息,根据模型分析结果自动输出营销线索,弥补银行外汇业务一线人员的能力短板,实现主动获客与客户营销合作模式的优化。

主动获客方面,银行可使用公开数据建立主动获客模型,根据所采集到的企业所属行业、经营范围、企业性质、外汇展业监管要求、内外部评级等信息,由模型自动筛选一、二类客户,并向营销一线推送符合银行准入条件的潜在客户。营销合作方面,通过整合尽职调查与监测模型数据,不断丰富企业信息,并根据模型分类结果、客户画像标签、业务标签,筛选一类客户深化合作、二类客户常态化推进、三类客户审慎介入。待模型积累一定的客户、业务数据量后,还可设计产品营销模型,为深度挖掘客户和精准营销提供支持,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客户行业特性、企业性质、交易类型、交易对手规模、主要产品、财务报表等信息,自动为新获取客户或存量客户配置产品营销线索,并推送至一线营销机构,协助客户经理开展针对性营销。例如,对于境内外有关联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可考虑配置结售汇、收付汇、利润分红、跨境资金池、外债、境外放款、贸易融资、代发工资、股东/高管私人银行服务等产品;对于存在外债、境外放款、分红等周期性业务办理需求的客户,可根据客户历史交易习惯,按月度或季度精准匹配推送营销线索。此外,还可根据产业链信息和交易对手信息,通过“客户介绍客户”进一步获客,为企业上下游提供一揽子服务,提高产品覆盖率,增加客户粘性,提升客户营销效率。

 

赋能高质量金融服务

依托外汇展业系统,银行可对一类客户构建并拓展便利化和自动化场景应用,统筹促便利和防风险。具体而言,在外汇展业系统建设中,银行可搭建日常监测分析模型,按照日、月、年等时间维度和金额、笔数、贸易类型、结算方式、所属行业等业务维度,细分业务场景,并结合客户实际情况,测算并个性化设置客户的合规阈值。例如,对于一类客户A企业的货物贸易项下业务,如果A企业的单笔平均付汇金额为100万美元,波动率20%,则可设置参数阈值+20%,即对于单笔付汇金额120万美元以内的业务,允许A企业凭提交的业务指令,由系统自动完成货物贸易项下付汇业务,而对超出120万美元波动值上限的业务,则实施人工落地审核,提升客户获得感,兼顾促便利和防风险。

中长期看,随着外汇展业系统积累的客户业务量和数据量不断增加,银行可结合外汇政策对模型进行人工智能训练,进一步提升尽职调查和监测模型的分析能力与风险防控能力,力求在确保合规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一类客户占比、拓展自动化业务处理场景,拓宽外汇便利化服务覆盖面。同时,探索根据客户的业务特性,设置多维度差异化指标,进一步细分自动化场景、拓宽自动化场景适用范围,尝试在风险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