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商业银行出口跨境电商结算服务反洗钱实践与思考

来源:《中国外汇》2025年第12期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态势,跨境收款规模也不断扩大。2019年4月29日发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19〕13号),明确商业银行可以开展跨境电商外汇业务。基于相关政策,商业银行直接对接亚马逊(Amazon)等大型跨境电商平台,作为平台商户的收款银行为平台提供结售汇等金融服务。各家主流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政策,丰富跨境电商服务场景,不断完善线上系统,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经营者提供在线境外收款、清算、结汇、国际收支申报等一站式服务。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跨境电商结算服务及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银行出口跨境电商结算服务特点与模式

出口跨境电商经营者(以下简称商户)包含境内机构和境内个人。我国跨境电商金融服务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业务高度集中于支付机构。由于历史原因,商户主要通过具有跨境电商业务经营资质的支付公司开展收款及相关业务。二是商业银行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具备业务资质的各家商业银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差异不大,更多侧重于结算业务,对接的平台多数为亚马逊北美站点,结算币种相对较为单一。总体而言,各家商业银行跨境电商服务均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商业银行开展出口跨境电商结算服务的常见模式,一是银行与跨境电商平台直连模式。根据相关政策,银行可依托自建的跨境电商业务管理平台(以下简称银行平台),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直接对接跨境电商平台(如亚马逊等),集商户在线开户、境外收款、结汇、清算、自动还原国际收支申报等功能与服务于一体。这种模式的简要业务流程为,银行平台通过对接电商平台查询并采集商户电子交易信息,与商户的收款明细进行核对,完成交易背景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审查通过后通知商户自主结汇并提现至境内银行结算账户,同时按要求报送国际收支申报等监管数据。二是银行与境外支付机构、境内支付机构联合收款模式。为满足市场多平台收款、多币种收结汇的业务需求,部分商业银行联合境外拥有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进行联合收款。该模式的简要业务流程为,境外支付机构帮助商户在境外完成收款,按商户指令将款项划转至境内支付机构,再由境内支付机构的备付金银行为商户进行清分。

 

反洗钱实践

跨境电商具有线上化、小额高频交易、非面对面交易、环节多且复杂等特点,对相关反洗钱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业银行在业务实践中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商户准入尽职调查

一是身份识别。商户提交身份基础信息及资质证明文件信息后,银行联动工商和法院信息查询系统、公民身份信息核查系统等,审查文件真实性、有效性。企业商户及使用对公结算账户的个体工商户一般需至网点开立对公结算账户进行现场身份识别;使用跨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个体工商户及个人商户,除现场识别外,还可采用银行卡四要素(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鉴权核实身份。

二是尽职调查。在商户准入前,银行还需要通过内外部数据对商户开展名单筛查,确保商户不在任何制裁、洗钱等高风险名单中,并根据商户经营店铺历史交易数据开展尽职调查,了解业务关系与交易情况,最终划分商户洗钱风险等级。

三是特殊业务领域处理。对于从事珠宝、奢侈品网购等交易金额较大且物流、货品信息难以核对的商铺,或从事敏感物项(如军民两用物项)的店铺,银行开展业务通常较为谨慎;对于注册地不在境内,经营内容涉及贵金属投资、期货、邮币、虚拟商品等特定领域,资信背景有严重瑕疵,身份信息核对不一致或无效,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个人主体分类评定为关注类的商户,银行一般不予开展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