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的影响及应对
近年来,跨境电商作为电子商务发展新领域,快速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小额包裹免税(以下简称小额免税),是指对不超过指定的价值或重量的进口商品给予免除税收、正式报关手续与申报程序。该贸易政策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不同国家的豁免底线不同。因小额豁免便捷,小额包裹成为跨境电商备受青睐的贸易方式。特朗普再次上台执政后,取消小额免税政策,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跟进,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政策不确定性骤增,行业洗牌加速,笔者建议我国跨境电商宜从新兴市场开拓、供应链、海外仓等方面多管齐下进行全球化再布局。
小额免税政策变化
近期,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纷纷以“税收公平”和“保护本土产业”等为由,收紧小额免税政策,拟通过对全球供应链的破坏,来应对我国电商平台快速增长的竞争压力、遏制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的发展势头,并重塑全球跨境电商利益格局。
美国政策调整
美国小额免税政策源自于“1930年关税法”第321节的规定,允许零售价值低于800美元的货物进入美国时免征进口关税,并免受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的严格检查。与之紧密相连的是T86清关模式,凡是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可以通过T86清关模式简化流程,从而将清关时间压缩到3—5天。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且800美元低值豁免制度(321条款)失效。实施后美国相关执行部门工作混乱,大量包裹积压,特朗普宣布中国小包裹继续免税直至美国商务部建立完善系统以处理和征收关税。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并签署行政令,美国自5月2日正式终止对中国(含香港地区)的小额免税政策。
5月2日,CBP正式关闭T86清关通道。调整后,对通过联合包裹(UPS)、敦豪国际货运公司(DHL)和联邦快递(FedEx)等国际快递从中国(含香港地区)向美国发货的商品征收145%的关税,外加任何针对特定产品的额外关税;对通过美国邮政服务(USPS)寄送的商品,将征收120%的从价关税,或每件包裹100美元的固定从量关税,从6月1日起固定从量关税升至200美元。同时,美国进一步严格原产地证明要求,规定关税征收基于原产地而非发货地,且要求中国输美商品的卖家必须向美国海关提供更详细的产品以及每个部件产地信息,打击借道转运。
5月12日,中美谈判达成暂缓90天征税协议后,美国对中国(含香港地区)小包裹关税税率从120%降至54%,同时仍维持100美元的固定关税。
当前,特朗普政府对外关税政策朝令夕改,不确定性极强。《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为出口美国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暂时的窗口期,但长期看,在中美战略博弈背景下,作为打压数字经济的抓手,美国对小额包裹的税收政策仍存变数。
其他经济体的连锁反应
美国取消小额免税政策引发全球连锁反应,多个经济体开始重新评估或跟进。
欧盟拟对低价小包裹征收固定费用。5月20日,欧盟宣布计划对非欧盟国家直接寄送至消费者的小额包裹征收每件2欧元费用,寄送至仓库的包裹按0.5欧元税率征收。此前,欧盟对价值低于150欧元的进口商品免税。欧盟官网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进口小额包裹约46亿件,中国约占91%。
英国于4月27日宣布将重新评估价值135英镑以下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5月起,将征求利益相关者意见,研究政策调整对消费者及企业的影响。
日本拟对低价小包裹征收消费税。5月15日,日本内阁、财政部宣布考虑调整对进口小额商品的关税豁免政策,并征收消费税(日本消费税税率约为10%),预计2026年制定详细新政。2024年,日本进口小额免税商品近1.7亿件,总价值4258亿日元。
七国集团(G7)方面拟采取协调行动。5月20日,G7国家财长会议上讨论对中国低价值商品征收关税的协调行动。5月22日,G7联合公报指出“国际低价值货物数量有所增加,通常来自希音(SHEIN)、Temu等中国零售电商,批评相关货物恐造成海关和税收系统负担,并被用于走私毒品等非法物品。”
此前,越南、马来西亚、巴西纷纷收紧小额免税政策,韩国正在观望,全球多个经济体纷纷加入小额包裹贸易政策调整浪潮之中。
小额包裹政策变化主要影响
取消小额免税政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对美出口关税和报关成本增加、通关效率下降,就会被迫提高商品售价、重组物流体系、并加速在美国建设本地仓库,竞争力弱的中小卖家不得不退出美国市场。这将压缩中国跨境电商利润空间、削弱其竞争力,导致出口放缓,间接促使中国跨境电商加速开拓非美市场、行业内部调整加速、并更加重视海外仓发展。
宏观层面,对美出口或将放缓并加速转向非美市场
一是中国对美跨境电商出口或将放缓。随着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叠加新冠疫情对消费端线上化的加速效应,中国跨境电商对美出口持续保持着高增速。来自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6—2024年,中国出口美国低值简易通关商品(HS编码9804)由6.2亿美元上升至229.3亿美元,年均增速为57%,占对美出口总额的比重由0.2%升至4.4%(见表1)。2025年1—4月,中国对美国低值简易通关商品出口增速仅为12%,远低于该行业总体出口38.2%的增长水平。
二是中国跨境电商转向开拓非美市场。2024年,美国、英国、马来西亚作为我国小额包裹前三大出口目的地(见表2),在我国小额包裹出口中的占比分别为24.4%、9.5%和4.1%。政策调整后,跨境电商企业或将积极开拓非美市场,以调整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大,是过去5年全球电子商务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拉美地区电商持续爆发,墨西哥和巴西电商增速在全球名列前茅;欧洲是世界第三大电商市场,且东欧是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在政策和基建层面的支撑下,有望进一步挖掘欧洲市场潜力。上述区域将成为我国跨境电商企业重点开拓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