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融通书写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新篇章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福建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之一。凭借“多区叠加”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海洋经济基础、浓厚的侨缘优势以及活跃的开放型经济,福建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以下简称福建省分局)始终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将资金融通作为自觉融入和主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金融外汇政策创新集成,构建安全、高效、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深化福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为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注入新动能。
立足特色:福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 日益频繁
福建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实施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多年来,福建依托自身特色和区位特点,持续打造对外开放高地,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日益活跃、产业合作不断升温,全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跨境收支总额由2013年的355.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008.7亿美元;覆盖经营主体由2013年的1万余家增长至2024年的2万余家,有效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多区叠加,政策红利赋能丝路。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省份,福建在肩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使命的同时,还在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实验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中国—印度尼西亚及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各类开放平台的空间叠加和良性互动,助力改革创新的政策红利在辖内充分释放,有力促进了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人文交流“心联通”,成为福建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优势和重要基础保障。
向海而生,海丝经济纵横丝路。福建“因海而兴”,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形成数个千亿乃至万亿级产业集群。远洋渔业、水产养殖、高附加值船舶建造等产业优势显著,特色产品行销各洲,技术出海惠及沿线。沿江面海的地域优势、港口优势造就了福建发达的水路交通网络,“丝路海运”应运而生,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物流通达与产业协同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汇集优势,高端制造畅通丝路。福建实体经济强劲,民营经济活跃,长期以来纺织鞋服、塑料制品等深受市场青睐,通过与东盟、中东、非洲的贸易往来实现石油、矿产品、化工原料等资源型产品互补。同时,新能源电池、通信设备等高端制造行业迅速崛起,发挥技术优势,引领产业升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国际延伸,成为福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技术合作的关键力量,持续带动外贸发展与国际产能升级。
以侨筑“桥”,侨缘优势联结丝路。福建是全国重点侨乡,约2000万侨胞分布190多个国家,特别是与东南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联系紧密,侨力资源雄厚。侨商网络成为福建商品与服务“出海”的核心通道,工艺品、鞋服等特色产品通过“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直达境外市场,进一步促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昔日封封侨批寄乡情,今朝侨缘通达连山海”,截至目前,海丝跨境产业园已拓展至2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促进产业带国际化发展,构建联动发展新标杆。
改革创新: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金融外汇实践
福建省分局紧紧围绕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目标,以跨境金融政策创新集成和服务供给升级为抓手,推动形成立体性、多维度、特色化的资金互联互通桥梁,助力福建高水平对外开放。
减单证、优流程,助力贸易结算更加便利。继全省开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后,2024年4月,福州、厦门、泉州三地获批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5项政策。试点政策推出后,福建省分局优先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往来的优质企业纳入试点范围,实施更加便利的经常项目外汇收支便利化措施。截至2025年5月末,全省参与试点的1000余家优质企业中,超九成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有贸易往来,试点银行累计为优质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16.4万笔、金额311.4亿美元。以某主营新能源电池等原料转口业务的企业为例,其贸易涉及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易量大、离岸业务多、单据对应关系复杂,该企业被纳入试点以来,充分享受了简化单证审核带来的便利,跨境结算效率显著提高。
重实质、助创新,激发贸易新业态发展动能。近年来,福建省分局秉承“实质重于形式”和“包容审慎”原则,积极指导银行审核企业全球采购业务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支持全球采购进口开证业务办理。例如,福建G集团原先通过境外放款的方式提供资金给马来西亚关联公司H,让其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和煤炭。其后,为有效控制采购成本、提升销售利润,G集团改为使用全球采购模式,由集团下属C公司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和煤炭,再转售给H公司,并给予H公司相应的回笼款账期以减轻其资金压力,实现集团资金的优化配置,资金使用效率大幅提升。
惠民生、促便利,提升个人用汇服务水平。支持银行稳步推动电子渠道线上审单业务发展,简化连续性、周期性的个人外汇业务办理,强化银行处理疑难复杂业务能力,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办理“急难愁盼”外汇业务,持续满足多样化、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