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以高水平开放助力陕西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来源:《中国外汇》2025年第13期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十余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陕西从内陆腹地逐步走向开放前沿,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基地。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以下简称陕西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以下简称陕西省分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准对接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贸易通道建设和“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持续深化金融外汇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提升金融外汇服务效能,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陕西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2024年,陕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跨境收支规模达230.16亿美元,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增长20.2%,高出全国13.8个百分点,省内企业涉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全年融资近150亿元。

 

金融赋能  打造陕西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新优势

金融助农,服务构建共建“一带一路”跨国农业全链条发展体系。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杨凌示范区)是全国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基地的资源和平台优势,杨凌示范区加快构建“一带一路”跨国农业全链条发展体系,加强农业体系推广,提升跨境农业价值链。近年来,陕西省分行、陕西省分局聚焦金融支持示范区特色农业发展,依托“行长+链长”工作机制,推动货币政策工具、财政贴息、担保增信、涉农风险补偿金等措施落地见效。支持农业研发相关高新技术企业使用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拓宽境外融资渠道,引导相关银行运用外汇掉期工具降低企业跨境融资成本。指导银行服务西安某粮油工业集团,使用人民币境外放款在哈萨克斯坦打造“海外粮仓”,助力陕西“走出去”企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创新驱动,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陕西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光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有着坚实基础和深厚积累,生物技术、飞机及其他航空器出口增长迅速,重卡、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等畅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进一步支持陕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陕西省分局引导辖内银行主动为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寻找境外资金来源;推动全省首笔“科汇通”业务落地,支持民办非企业组织发展数字贸易新模式,助力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合作;联合相关部门发布陕西省自贸试验区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业务试点暂行办法和工作指引,吸引更多境外资金支持陕西科技创新。截至2025年5月末,辖内已设立两支QFLP试点基金,第一支主要投向智能雾化设备相关企业股权及产业链相关优质子基金,第二支精准锚定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两链融合”战略,首期资金覆盖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支持陕西打造共建“一带一路”新动能。

优化服务,打造便利支付环境。陕西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丰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吸引着四海游客。2025年上半年,陕西与中亚地区人员往来同比增长超过40%,出入境人员中,以观光旅游、会议、研学为目的的外籍游客数量居多,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成为全国至中亚地区通航城市最多的机场。为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体验,陕西省分行、陕西省分局持续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支付体系,针对机场、高铁站、热门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景创新推广“1+3+N”支付服务——通过一张境外银行卡,推进数字钱包、电话卡、长安通卡三卡融合,链接多家银行,实现外籍来陕人员一卡多用、多场景无忧支付。与此同时,深化支付服务示范区建设,在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等西安市5A级景区设立支付服务中心或咨询点;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携程集团共同推出“秦始皇帝陵境外融合服务平台”,为世界各地游客提供便捷、智慧的综合性服务。批准设立全省首家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支持包括新加坡元、韩元、越南盾等在内的26种常见外币兑换,便利境内外个人在出入境支付应用场景中的货币使用。

 

多点发力  支持外贸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以点带面,持续扩大便利化政策成效。指导陕西省银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机制积极建设“跨境人民币示范网点”41家,采取硬件升级、专柜专员、“本币优先”减费让利、先入账灵活审单、资本项目数字化等“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更好节省财务成本、提高资金效率。持续扩围跨境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自2020年10月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以下简称便利化政策)在陕西落地以来,积极推动便利化政策扩面增量,指导银行将更多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业务的优质企业纳入便利化政策,推动陕西优质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常项目外汇业务办理更便利。截至2025年5月末,全省已有117家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参与便利化政策,占优质企业总量的74.05%,累计办理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便利化业务11426笔、金额50.54亿美元。

巩固优势,持续提升金融外汇开放水平。陕西省分局稳步推进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加强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试点企业及其资金池业务合作银行的辅导,进一步便利跨国公司集团资金归集使用,助力企业更好“走出去”。充分发挥西安市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在全国率先试点的优势,将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业务范围扩展至全省,参与银行机构数量、开户数量、资金结算规模均明显提升,有效满足在陕企业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客户的支付服务需求。

精准对接,持续优化企业汇率避险服务能力。针对陕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迅速,企业亟需有效管理汇率风险的实际,陕西省分局先后实施“陕西省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和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提升年”活动,指导银行引导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有效应对汇率波动风险。建立全省企业汇率避险首办户、再办户和未办户“三张清单”,督促各银行机构依托“三张清单”开展汇率避险服务,精准传导汇率风险管理政策、推介汇率避险产品。按照“政府引导、财汇联动、担保增信、风险分担”的原则,创新构建“政汇银担”四方综合服务机制,构建覆盖中小微涉外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推动降低企业汇率避险门槛和汇率避险成本,创新推出“期权一元购&rdq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