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做好新疆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5年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提出要加大外汇业务和跨境人民币业务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国家外汇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局(以下简称新疆分局)以“推改革、优服务、促便利”为目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扎实做好新疆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营造更加高效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务环境,为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外汇力量。
以科技金融激活外贸外资新引擎
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是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有之义。围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要求,新疆分局着力加大对科创型企业的外汇便利化服务供给,积极探索政策创新试点,为涉外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一是以科技型企业为重点,推动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落地见效。加大政策宣介和业务指导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不超过等值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激发科技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二是以“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为重点,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扩面提质。聚焦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等重点任务,着力推进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自贸片区、南疆地区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扩面,将“专精特新”“新三样”等范围内的优质企业“应纳尽纳”至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范围,进一步便利企业跨境结算。
三是以自贸试验区为重点开展外汇政策创新。积极推动新疆自贸试验区银行为开展即期结售汇交易的境外机构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等三项外汇创新政策落地实施。配合地方政府制定出台《新疆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投资试点管理办法》,有效引导境外资金通过QFLP投向自贸试验区内的高新技术行业,推动跨境资金集聚,优化开放合作环境。
以绿色金融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发展绿色金融是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围绕新疆在着力构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深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新疆分局以支持绿色产业、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为切入点,充分用好境内境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强化外汇政策供给,更好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
一是发挥跨国公司资金池政策优势,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持辖区企业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业务,通过便利跨国公司跨境资金归集使用、优化账户管理、拉平本外币政策,支持新疆总部经济发展,助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新疆天然气、风电、水电等绿色产业发展注入动能。
二是依托全口径跨境融资政策,助力绿色产业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新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绿色矿业及加工、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绿色畜牧产品、优质果蔬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开展全口径跨境融资业务,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新疆绿色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三是立足实需用好跨境担保政策支持,助力境外绿色项目建设。助力辖内企业开展跨境担保相关业务,通过境内母公司信用背书,增强境外子公司信用等级,提升境外项目贷款可得性。引导银行将更多绿色产业的“走出去”企业纳入涉外融资性保函、非融资性保函范围,给予差异化跨境业务服务支持,助力水力发电、风电、变电站、数字城市等境外绿色项目建设。
以普惠金融提升跨境金融服务可得性
跨境金融普惠服务是落实稳外贸、稳外资要求的重要举措。随着新疆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新疆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多,新疆分局针对性加大金融外汇政策供给,助力营造更加高效、便利的跨境贸易投融资环境,提升跨境金融服务可得性。
一是深入推进企业汇率避险服务。持续加强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传,完善企业汇率风险清单式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汇率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