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西部跨境金融业务突破

来源:《中国外汇》2016年第11期

由于中西部地区传统上外贸占比较低,所以企业与离岸金融合作的模式也较为单一。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与“走出去”项目的纷纷落地,西部地区跨境业务呈现雨后春笋的增长态势。企业对离岸市场的需求由境外融资及境外上市,扩展至跨境现金管理及综合汇率风险管理,显现出综合型与多元化的新特点。银行该如何针对西部地区企业新的跨境金融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对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为银行从业者开拓思路,共同拓展这一新的业务蓝海。

建议一:搭建企业境外贸易与“走出去”的投融资平台

西部地区企业运用离岸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基于西部区域矿产资源类企业集聚及庞大的矿产原料进口,前期的离岸市场业务以在境外开展贸易融资为主,旨在降低融资成本。具体做法是,将直接从境外供应商进口的模式转为利用背对背信用证通过离岸子公司进行采购,从而在保证货物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灵活搭建贸易流,将融资业务转至境外,以充分利用离岸市场外币融资的低成本优势。

2015年起,在保持上述业务模式的同时,西部地区贸易型企业又进一步优化了业务结构,以期更好地利用离岸市场的优势资源。进口型企业的境外贸易平台在多年的培育和成长后,在境外银行贸易融资授信或切分母公司供应链融资额度的结构支持下,逐步摆脱了背对背信用证下必须先收到下游客户母证的限制,实现了更加独立的贸易模式。部分出口型企业,面对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环境以及境外人民币利率水平的升高,也由直接出口转向由离岸平台公司代理出口。这一方面可以规避部分国家设置的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在离岸平台收汇后采取全额保证金质押向母公司开立远期信用证结算并在境内贴现时,还可利用在岸与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利率差异,有效提升集团整体的财务收益。

在“走出去”项目纷纷落地的背景下,西部企业也陆续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设立投融资平台,尝试运用离岸市场的丰富资金和成熟贷款结构寻求项目所需的资金。融资结构上,不但有较为传统的内保外贷,借助母公司的支持与境内银行的担保来满足企业海外融资需求;更有部分企业以强化离岸主体独立筹资能力为出发点试水离岸银团贷款市场。银团贷款适用于较大金额项目的资金筹组。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银团贷款结构下通过一至两家银行牵头,可降低企业的初期沟通成本;另一方面,银行以相同条款融资也可使企业一次性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业务联系。未来数年内,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铁路、电力、基建等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拓宽。相信随着境外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的不断加深,支持海外项目建设的融资结构与渠道也将不断得到拓宽创新。

建议二:以境外市场作为集团整体资金安排的有效补充

西部地区大中型企业整体上对境内资本市场及各种融资渠道并不陌生。但从2011年起,由于A股上市审批放缓,境内货币政策趋严,使得银行贷款与债券融资成本维持在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离岸市场,将境外上市、跨境贷款、境外发债等方式,作为募集资金及降低集团融资成本的新途径。

前期西部地区企业境外上市后较少进一步在境外贷款及债券市场寻求融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境内的各种渠道更加熟悉以及原先H股结构下跨境融资仍有所限制。值得一提的是,采取红筹架构上市的知名民营房企龙湖地产自2010年起多次在港发起银团贷款,低资金成本优势使企业长期将香港作为强化集团整体资金安排的重要平台。四川成渝高速则充分利用H股上市后的外商投资企业资质,把握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融资成本优势,与多家金融机构办理了跨境人民币贷款,将离岸人民币资金引入境内使用,有效降低了集团整体的财务费用。此外境内企业在离岸市场融资的另一主流渠道为境外发债。与筹组银团贷款类似的境外债券的成功发行,也标志着市场对企业的投资意愿与认同。重庆渝富集团、云南能源投资集团把握离岸人民币债券的窗口期,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将境外人民币资金引入境内;金风科技、云投集团等企业,则根据集团整体外币需求于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